北京市六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945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2022年9月29日,C919大型客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生产大型客机的能力,这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ㅤㅤ商用飞机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工业产品之一,前后关涉上百万个零部件,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长期以来,全球大飞机市场被空客和波音两大巨头垄断。制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考量的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信心、勇气和水平。
ㅤㅤ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最大载客人数192人,最大航程5555公里。其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首飞成功后,先后投入6架试飞机和两架地面试验机,分别在阎良、南昌、东营、锡林浩特、吐鲁番以及敦煌等地进行了试飞取证工作,直到今年8月1日宣布完成取证试飞。这就意味着,C919已经获得了进入民用航空运输的“入场券”。
ㅤㅤ过去十年,中国制造迈向高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凸显。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全国24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30万人参与了研制工作。以C919为代表,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制造业迈向高端的事实,无不体现出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ㅤㅤ举国体制是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原有举国体制为基础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到今天,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有了新的目标定位——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ㅤㅤ在C919的研发过程中,国内数十所高校参与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科研平台。通过C919等国产民用项目,我国掌握了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加快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国家的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目标考核、社会动员、资源配置功能与市场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结合,调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积极参与,进而实现重大科技项目的创新突破,新型举国体制展现了其在科技重大创新领域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取材于柴雅欣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ㅤㅤ由于民用飞机更强调经济性和安全性,科研人员除了需要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能。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C919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合国际通行适航标准。
B.属于一种喷气式干线客机。
C.历经多年多地试飞取证。
D.是最复杂的商用大型飞机。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与传统的举国体制有着本质不同。
B.其核心任务指向科技的创新与突破。
C.其有利于集中调配社会多方面资源。
D.其能有效结合政府功能与市场机制。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超临界翼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机翼升力较大,阻力相对较小,故升阻比较高。
B.其应用于高速巡航飞行的飞机时,能够减少油耗。
C.其依靠降低机翼厚度,来减小飞机飞行时的阻力。
D.其与古典翼型相比,有助于提高飞机的气动效率。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商用大飞机在技术方面必须全程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B.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目标,在于调动更多人员、单位、团队参加研发。
C.民用飞机在技术研发和改进时,通常会将其经济性放在优先位置考虑。
D.第一、二代喷气式民航客机若以音速巡航飞行,气动效率会明显不足。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陈述C919研发成功带来的启示。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
2.(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秦始皇十八年,取韩;二十二年,取魏;二十五年,取赵、取楚;二十六年,取燕、取齐,初并天下。苏子曰:秦并天下,非有道也,特巧耳,非幸也。然吾以为巧于取齐,而拙于取楚,其不败于楚者,幸也。
ㅤㅤ呜呼!秦之巧,亦创智伯【1】而已。魏、韩肘足接而智伯死。秦知创智伯,而诸侯终不知师魏、韩。秦并天下,不亦宜乎!齐湣王死,法章立,君王后【2】佐之,秦犹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