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11月测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13 22:05: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400字。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11月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软件“小冰”所“写”诗集的出版是否将成为“人工智能诗学”元年?这一年是否可视为一门新的学科,即“人工智能诗学学科”开启的标志呢?“小冰”是否也将会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诗学之父”?在这里,小冰的“写诗”只是人工智能软体“侵入”文学的第一步,这一步,人工智能软体选择了向来被人们骄傲地称为“文学之文学”的诗来“侵入”文学。人工智能软件的这次“入侵”,人类既可以宽容地将之视为初生牛犊式的胆大,也可将之视为充满僭越意味的非人的狂妄。但不管怎么说,一旦小冰“写诗”成功地被人认可为“写诗”,人工智能软体进一步成功地“侵入”一切文学的写作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如果小冰“写诗”真的可以开启“人工智能诗学”,这一诗学就不仅是狭义的,而且也必然是广义的。
  写诗,在狭义诗学的眼里理当属于文艺学思与言说的对象,写诗者是具备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这是传统诗学的常识。然而,人工智能“写诗”现象的出现,让这一常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显然,如果我们认为《阳光失了玻璃窗》集子里的每一个文本都是一首真正的诗,同时艺术家之所以是其所是是由其创作的艺术品来规定的,由此认为软件小冰即是写诗的主体(软件小冰不仅拥有了写诗的各种能力,而且已经有“写诗”的成功实践),那么,我们最终将发现软件小冰的“写诗”,乃是文艺学在当今所遭遇到的前所未见的新现象。海德格尔说:“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第一位的第三者而存在,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那就是艺术。”“通常的理解”当然不是海德格尔首肯的观点,但它的确是文学界更多数人的习见。按这一“通常的理解”,人们难免会认为,软件“小冰”所写作的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雄辩地说明软件小冰就是诗人。然而,问题在于“小冰”根本就不是人,即便它的父亲——“小冰”软件的设计者、程序编写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人性化的名字,“小冰”也依然只是一款计算机软件,它是十足的科学之子,而不是人文花园里鲜美的花朵。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将小冰这个非人,这个由电子管、线路、计算机语言和算法构成的逻辑理性之物成就为诗人,此结论所描述的事实显然已经超出了文学界中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一本诗集就这样由一个非人之物“写作”出来,对这个新的现象,现有的文艺学要立刻作出理论上的应对,作出认知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会显得力不从心,而文艺学出于自己理论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必须对这一新的现象发声。也就是说,小冰“写诗”现象此刻已经开始让现有的文艺学陷入危机之中。当然,我们也可以乐观地讲,文艺学在这次危机中如果应对得当,它将得到一次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摘编自刘朝谦杨帆《人工智能软体“写诗”的文艺学思考》)
  材料二:
  无论是传统诗词还是现代诗,在中国当下社会都属于小众文艺。如何扩大普及,长期以来是诗歌发展的一大难题。人工智能作诗的登场,本身便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话题性,有望以此间接地提升社会对诗歌的关注。
  与网络相结合,人工智能可提供作诗的商业性服务。尽管目前其水平还不高,但满足一般群众的简单需求绰绰有余。人们可以简便地向人工智能定制看图作诗、命题作诗、藏头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冰“写诗”一旦被成功认可为“写诗”,则标志着人工智能软体成功地“侵入”一切文学的写作。
  B.写诗是狭义诗学中文艺学思与言说的对象,因而写诗者是具备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活生生的人。
  C.根据海德格尔的看法,软件“小冰”所写作的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说明软件小冰就是诗人。
  D.人工智能作诗研发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也是对人性的本质和诗歌的艺术价值的终极追问和确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冰“写诗”现象已经开始让现有的文艺学陷入危机,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历史机遇。
  B.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扩大以及普及小众文艺。
  C.定制看图作诗、命题作诗、藏头诗等服务都属于人工智能可提供作诗的商业性服务。
  D.在阐述人工智能作诗研发的意义时,作者运用了举例、对比以及引用等论证方法。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计算机通过海量的数据储存,对古诗具有较好的自我分析、学习和模仿能力。
  B.具备一定的作诗填词能力的综合型AI,可以从事情感聊天服务、文字写作。
  C.人工智能工程师使用计算机算法计算和编码,可以“写出”一本小冰诗集。
  D.“九歌”软件具有对生成的绝句作品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打分的评价方式。
  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说明文艺学对人工智能软体“写诗”现象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思考?(5分)
  5.近日来,某大学诗社人工智能诗歌创作研发团队需面向校内招募科研人员,这一信息引发诗歌爱好者的热议,如果你是这个人工智能诗歌创作研发团队的招募工作人员,你要如何消除大家的疑虑?请结合材料二列出你的观点。(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荷花
  贠靖
  每年入了伏,秦岭终南山下的千亩荷塘就碧波荡漾,朵朵荷花婷婷玉立。
  这都是荷花的功劳。老支书说,这女子可了不得哩,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这一点还真随了她奶奶。老支书嘴里的荷花是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怎么个了不得?当年颜奶奶当妇女队长那阵,带着村里的娘子军在终南山下开挖了一片鱼塘,让周围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