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360字。
天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一、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3题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扬州的水自然养育着扬州的人。上善若水,( ),是扬州人血液里的来性。水是扬州的脸蛋和瞳仁,又是扬州的骨血和生命。大长江、古运河、瘦西湖,还有纵横交错的小水巷,都在以无处不在的水色深情款款地顾盼你、拥抱你、款待你。我们先不说天赐的长江是怎样丰润扬州,单说人工开掘的古运河和瘦西湖是怎样哺育扬州。
因了水,扬州交通便利、( ),可以通江通海;因了水土,地不再焦渴,庄稼得以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天南海北的商贾来这里进货发货,安家发家,成为一个个富商、一个个大户;一个个水码头就这样起来了、繁忙了:一个个小村庄就这样变大了、繁盛了。有的成了小城,有的成了小镇,一路下来,这些城镇就连成了一个大大的扬州,成为( )的人文财富与风景。东关街、瓜州镇、湾头镇等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填入以上文本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善如流 千帆过尽 旷世 B.从善如登 千帆竞发 旷阔
C.从善如流 千帆竞发 旷世 D.从善如登 千帆过尽 旷阔
2.以下适合填入文段末尾横线处的一项是( )
A.扬州古运河,自然成了不可分割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而且是古老厚重、颇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部分。
B.扬州古运河,成了京杭大运河不可分割的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古老厚重、颇有历史文化底蕴。
C.扬州古运河,成了京杭大运河不可分割的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古老厚重、颇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部分。
D.扬州古运河,自然成了京杭大运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古老厚重、颇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部分。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既“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可以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选自《诗经•周南》中的《芣苢》就是描写人们采摘车前草场景的作品。
B.《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历史散文,全文形象鲜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C.《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名作,作者借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向统治者发出警告,他在作品中大声疾呼“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谓振聋发聩。
D.《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代表作品,作者蒲松龄通过主人公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
二、阅读以下文字,完成4—6题
我们可以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叫漫画人物。其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当其中包含的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得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比如:“我永远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说这话的是密考伯太太——她说她绝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她说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