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890字,答案扫描。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基因控制着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但基因并不能直接对蛋白质发布“指令”,而是需要历经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是 DNA上携带遗传信息的片段,这些遗传信息被传递给 RNA,再白RNA 转化为有实质性功能的蛋白质。这样一来,基因中的信息就得到了表达。
遗传信息实际上是“杂乱无章”的,而剪接体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影“剪辑师”,它会精确完成以下工作——筛选出包含遗传信息的、需要的片段(即“外显子”)和多余无用的片段(即“内含子”),把无用的片段剪掉后,再把有用的片段按特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由此,正确的 RNA就形成了,信息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蛋白质转化。
剪接体是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存在。从量级上来看,亦是如此,它确实是“大家伙”——它由几十到几百种蛋白质和5条 RNA 动态组合而成,被教科书称为“细胞里最复杂的超大分子复合物”。可是,在这样无法忽视的存在中,偏偏就有一个被误读和忽视的身影——次要剪接体。剪接体分为主要剪接体和次要剪接体,事实上,主要剪接体和次要剪接体的功用相似,都是RNA剪接中缺一不可、相互配合的“剪辑师”搭档,它们的不同之处有两个方面。 第一,二者所识别的“多余无用片段”内含子不同。主要剪接体识别的是人体内99%以上的内含子,占比较多;次要剪接体瞄准的是在体内含量不足1%的稀有内含子,占比较少。 第二,它们的 R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
次要剪接体隐秘而伟大。它所剪辑的内含子,分布在许多重要基因之中,因此这条次要剪接体通路,在许多基本的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次要剪接体“剪”的速度,决定了 RNA能不能以及何时能往下转化为蛋白质,是中心法则中关键的“限速”步骤。
剪接体出错,不外乎两种原因:其一,剪接体作为大分子机器,自己身上出了问题;其二,剪接体的行为出了问题,“剪”错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很棘手,因为遗传信息将无法正确传递,不能合成准确的蛋白质,更无从完成生命活动……这些情况都是引发疾病的隐患。
研究表明,尽管占比较少,但次要剪接体的异常与许多人类疾病息息相关,主要是癌症和罕见病。在癌症中,典型的情况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是白血病的前期表现。它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有30多万,通过基因测序发现,50%的案例是次要剪接体上的蛋白发生突变导致的,也就是剪接体本身出问题了。此外,有35%的人类遗传紊乱疾病被发现与剪接体相关,这些遗传病中有一大部分是罕见病。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早发型小脑共济失调、小头畸形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这些罕见病都和次要剪接体异常相关。
剪接体是一个庞大且永远处在动态中的“大分子机器”,它的机理非常复杂。 说是“机器”,剪接体远比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机器复杂得多。如果想要让一台机器发挥功能,只需要把它组装好,然后放在合适的位置,让它运转起来就行了。
但对剪接体来说,并不是这样。假设眼前有一个由8个部分组成的剪接体,在找到需要“剪辑”的“片段”后,这些部分并不是一起组装完成的,可能有一两个先抵达工作地,开始忙碌,其他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陆续加入,各司其职,也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离开,也就是说,这样的结合是动态的。 当剪辑完成后,8个部分都会被释放,等下一次有工作任务了,再进行新一轮的结合。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证实,剪接体这个大分子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剪接体对于生物体来说十分重要,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 RNA 之后,能不能以及何时能转化为蛋白质,都与剪接体有关。
B.剪接体是“细胞里最复杂的超大分子复合物”,由几十到几百种蛋白质和5条 RNA动态组合而成,分为主要剪接体和次要剪接体。
C.剪接体由8个部分组成,在找到需要“剪辑”的“片段”后各部分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剪辑完成后,这8个部分会被释放。
D.施一公院士研究组在研究剪接体上取得领先成果,成功捕获并解析了 RNA剪接过程中所有完全组装的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剪接体的存在,遗传信息中有用的片段和多余无用的片段才得以区分,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
B.之所以“次要剪接体”被冠以“次要”的名称,是因为它识别和剪接的内含子占比很少,它在遗传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也不如主要剪接体。
C.“这样的结合是动态的”,剪接体工作可能不是同时进行的,有的组成部分先到达,有的后加入,下一次工作任务来了,再进行新的结合。
D.“次要剪接体的含量占比稀少”“发出的‘信号’弱”,是研究次要剪接体的难度所在,但在研究时可以用“诱饵”引诱出次要剪接体。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剪接体是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存在”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次要剪接体被发现比主要剪接体晚。1979年主要剪接体被发现,20世纪90 年代次要剪接体才被发现。
B.即便应用倍数很高的电子显微镜,也难以清晰、详细地观察剪接体这样精密而复杂的工作过程。
C.早发型小脑共济失调、小头畸形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这些罕见病都和次要剪接体异常相关。
D.某大学教授在鼠类胚胎上进行基因编辑并植入母体,这可使小鼠出生后就能天然抵抗某些病毒。
4.次要剪接体在生命活动中有哪些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5.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剪接体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雾都孤儿[注](节选) 狄更斯
早晨,奥立弗醒了,发现自己那双旧鞋不翼而飞,床边放着一双鞋底厚厚实实的新鞋,他不禁吓了一大跳。刚开始他还很高兴,以为这是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预兆。他坐下来,跟费金一起吃早饭时,这些想法就顿时化为了泡影,费金说话时的口气和脸色更增添了他的恐慌,费金告诉奥立弗,当天夜里要送他到比尔•赛克斯那里去。
“就——就——留在那儿了,先生?”奥立弗急不可待地问。 “我寻思,”费金说话时一双眼睛盯在奥立弗身上,“你很想知道上比尔那里干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