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
- 资源简介:
约23910字。
文学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回忆性散文《背影》感人至深,其语言呈现出朴素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的特点。
B.古代以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如“汉阴”即指汉水北岸。
C.“始龀”代指小孩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的换牙时期,《愚公移山》中“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始龀”,即七八岁。
D.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2.下列内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振聋发聩”意思是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B.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
C.《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今河北涿州人,著作有《水经注》。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七个字或八个字,简称“七律”或“八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围城》等。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D.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列子》——寓言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C.《昆虫记》——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D.《白杨礼赞》——茅盾——童话集《稻草人》是其代表作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用符号标示句子的主要成分时,“命令”是动词“战斗”支配的对象,是宾语的中心语,用“”标示。
B.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句子的主干是“他靠椅子”。
C.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用“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的“骈文双璧”。
B.《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校证》,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共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是颔联,第四联是尾联。
D.新闻特写——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中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7.下列对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尊师重教的思想感情。
B.《列夫??托尔斯泰》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
C.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是用书信形式写山水的小品文。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主体中)。
B.《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作者多次赞美白杨树,赋予白杨树丰富的象征意义。
C.“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这个句子的主干为:蔡伦出生在铁匠家。
D.古代对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如“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9.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