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TOP20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0 17:05: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950字。

  河南省TOP20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仿真模拟一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谈及人工智能文学,自然要有具体考察对象。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韩伟在研究中曾令ChatGPT“写”了一首名为《瞬间》的现代诗,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典型案例。全诗如下:夜色中的雪花/一片片飘散着/它们像是我的思维/慢慢地聚拢着//我看见了那个画面/似乎有一只小鸟在飞翔/但却无法捕捉到它的身影/仿佛意象已经成为现实∥时间流逝,深夜里的寂静/仿佛将我包围在其中/但思想却没有停止运转/像是独自探索未知世界的行者//这种感觉好像永远不会结束/就像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而我,却依然孤独地漂浮着。
  结合这部“作品”并通过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强人工智能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大语言模型参与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主要依靠自然语言的学习、应用来完成表意任务,其中涉及的语言组织与语义理解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共同实现。此外,身处新媒介环境里的读者在跨媒介叙事的文学氛围中,也能顺利找到解读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正确路径。这对读者理解人工智能文学的内涵、实现与这一类作品的情感沟通有极大帮助。
  首先,通过文字符号制造情感表达。从工作原理上看,新一代强人工智能需要借助自己利用自回归方式学到的生成逻辑创造内容。尽管这种创作的数据资源是已经存在于互联网中的相关信息,但也需要人工智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问题来对文字进行重新组合并不断修正自己给出的内容。可以说,按照文学写作的基本规则和逻辑对文字符号进行编码,是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来看,强人工智能已经初步学会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创作”方法,其中涉及的叙事基本符合人类逻辑,也能按照用户要求将各类侧重于表达情绪、意向、思想的词汇进行组合,从而“制造”出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的文学内容。以《瞬间》为例,其中的“雪花”“飘散”“飞翔”“流逝”是人类文学作品常用的与感情相关的词汇,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也就能够带给读者类似的审美体验。
  其次,利用跨媒介叙事营造情感表达。在新媒介环境中,一个故事会依托其受众人群和艺术形式特征散布于各媒体平台中,具有某种内在或外在关联的故事也可以为受众提供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于人工智能文学而言,来源于互联网已有数据的故事题材、写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强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既需要人工智能进行编码,也需要读者进行解码。
  B.在新媒介环境中,读者可通过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唤醒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找到解读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正确路径。
  C.在小说领域,虽然人工智能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也能让读者产生多种情感体验,但其深度和广度无法达到当代作家的水准。
  D.文学作品具有版权属性,但人工智能文学因其数据来源和创作方式的特殊性,难以获得独立的版权,其版权归属也存在争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一代强人工智能将互联网中的相关信息作为创作的数据资源,能以一定的逻辑创造出基本符合人类叙事逻辑、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的内容。
  B.人工智能参与文学创作活动是文学创作领域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在创造力和理解力上的突破已超越人类,其未来甚至可能完全取代人类。
  C.人工智能文学的情感表达最多只能算是对人类情感的模仿,缺少独一无二的原创性,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性,还是缺乏令人信服的人文价值。
  D.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工智能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的问题,就需要在人工智能得到极大发展的前提下承认人工智能文学作品的合法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诺伯特•维纳曾经提出,“我们如此彻底地改变了环境,以致现在我们必须改变我们自己”。
  B.作为大语言模型的新一代强人工智能已经初步具备了生成各种文体的基本能力,包括公文报告、小说、诗歌等。
  C.2017年微软小冰创作并发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对此有人评论:人类在围棋领域已经完败,现在连最“人类”的人文写作这一阵地也要失守了吗?
  D.《流浪地球2》中由数字生命备份卡上传、经过计算机迭代后产生自我意识的青年“图恒宇”,通过电脑看到溺水牺牲的图恒宇,领悟到了自己的使命。
  4.文章是如何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文本内容,从“人工智能文学情感表达”的角度评价现代诗《瞬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水西流
  孟澄海
  我来敦煌之前,宕泉河在脑海里只不过是一个幻影;枯瘦、寒凉、苍老、孤独,流水漫过沙漠,波澜不惊。想象中,那里的黄昏,一棵胡杨树如雕像一样立于水湄,天空湛蓝,金黄色的阳光在胡杨的叶子上跳跃,反射出金子般的光芒,石窟、壁画、佛光、飞天女神、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张大千、常书鸿……许多古旧或鲜活的名词,究若星座一样,跌落进河流深深浅浅的漩涡,混合成一种温润迷蒙而又沉郁苍老的气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