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790字。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3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______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更加______。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谏逐客书》《出师表》《祭十二郎文》《陈情表》《项脊轩志》《祭妹文》《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
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______之后,情感就在散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家一遍遍谆谆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通过确实有好处的这个教导,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脱不出去,跑来跑去了,然后就溺毙,直到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
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______对他的情感要求,______对他写出的作品有所要求。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端 出类拔萃 圭臬 不是 而是
B. 无故 鹤立鸡群 方法 不是 而是
C. 无端 出类拔萃 方法 不仅是 而且是
D. 无故 鹤立鸡群 圭臬 不仅是 而且是
2. 文中画横线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确实有好处的这个教导,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脱不出去了,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B. 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脱不出去,跑来跑去了,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C. 通过确实有好处的这个教导,我们可以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脱不出去了,然后就溺毙,直到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
D. 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脱不出去了,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无故,没有缘故,偏向口语。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偏向书面语。语境书面语色彩强,选择“无端”。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偏重于外貌、仪态等方面的具体描述,较生动形象。语境指作家写作才能,选择“出类拔萃”。
圭臬,准则或法度。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语境指散文写作的准则,选择“圭臬”。
“不是……而是”表并列,“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语境是并列关系,选择“不是……而是”。
故选A。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A 《谏逐客书》 李斯 春秋 法家 古代公文
B 《陈情表》 李密 西晋 “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 臣子写给帝王的文体
C 《项脊轩志》 归有光 明代 桐城派 回忆性记事散文
D 《与妻书》 林觉民 现代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散文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竞速时代更需要“慢生活”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