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万州中学2024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三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560字。
2024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三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年2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符号学曾被学者认为是“文科的数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方法论”。21世纪被称为是符号的时代,符号不仅深入我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离不开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的支撑。因此,构建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体系,既是为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提供一套中国自主的符号学分析工具,更是以“中国之理”参与到“世界知识图景”构建的具体实践。
从现实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资源是不足以单独支撑建立一个自主的符号学理论体系的,现代符号学理论是现代性的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符号学思想资源,散落在各种文化与理论中,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学理化、体系化构建,离不开对西方成熟理论的借鉴。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因此,这种借鉴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理论的中国自主性和本土化,即在构建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过程中,我们所构建的理论必须要体现中国的理论风格,要彰显中华文明独特的思维观念、文化气质。
构建中国自主符号理论要坚持理论创新。符号学理论创新可大可小,从符号学理论维度看,理论创新可以是对符号学理论中新规律的发现,可以是提出一种新的符号学主张,可以是对符号学分析对象的创新,也可以是方法论上的创新。从可操作性看,中国符号学的理论创新的最大增量在于研究对象的创新。因为,中国符号学理论要具有话语竞争力,就需要回到民族性上,回到中国传统文化论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学资源的梳理和现代性阐释,以开拓现代符号学研究视野,填补现代符号学研究缺项。
将中国学术传统融入现代符号学,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符号学者关注的重点,并已开展了一些有益尝试。其中,既有试图从中国古代体系化哲学资源中,构建具有东方理论底色和思维特征的原创性理论、观点、方法论的探索,也有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将“中国事物”纳入符号应用分析的符号学门类研究。这些研究,在理论和视野上拓展了符号研究疆域,也彰显了中国知识体系在世界文明互动中的作用。
(摘编自曹忠《构建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体系》)
材料二:
学者赵运涛的《符号里的中国》,是一部在古代文学的学科范畴中,运用“符号学”等文化研究范式写成的新作。该书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分“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做了细致的考辨。
赵运涛不仅沿用了文献考据、文史互证、文本分析等传统文学研究方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保证理论的中国自主性和本土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理论支撑。
B.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单独支撑起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体系,因此,它的构建必须要借鉴西方成熟的符号学理论。
C.理论创新是构建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其中,符号学理论中新规律的发现是理论创新的第一选项。
D.赵运涛《符号里的中国》实践了“文史互证”的传统的治学方法,是将中国学术传统融入现代符号学的一次尝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可以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印证材料一构建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体系的观点。
B.建构起中国自主符号理论体系,就能更好地打造中国名片,让中国文化与世界互动。
C.作为中国自主符号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学资源十分丰富。
D.赵运涛《符号里的中国》带领我们重返中国历史文化现场,建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皮尔斯:根据与对象的关系,符号可以分成三种:像似符号、指示符号、规约符号。
B.赵元任:拿一切的符号当一种题目来研究它的种种性质跟用法的原则,这事情还没有人做过。
C.“人民网”文章:符号学视野下的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客体对象经过符号化的产物。D.《光明日报》文章:构建中国符号学核心概念体系,在发现和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占据领先地位。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凤凰如何由‘雄凤雌凰’变成女性符号的?”是《符号里的中国》“祥瑞”中的一篇。今年春晚文化创意节目《年锦》幕后主创言:“寓意美好的纹样,是独属中国人的‘密码’”,请结合材料二及右图的“凤纹”,探究凤凰在不同层面的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6~9题。
年画里的爷
蒋建伟
徐徐展开一幅豫东乡村的年画,只一眼,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年爷正站在村口。然后,他朝着我们这些远道回家的人哈哈一笑,说一声“俺娃回老家过年来啦”,知冷又知热,像火又像炭。这一声,喊出了思念,叫酸了鼻子,打湿了眼睛,好像一个完完整整的年关又被我们背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