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30字。
《雷雨》说课稿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阅读剧本要注意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
《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的影响。课文节选的是全剧的第二幕,共两场戏,主要出场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本来是一家,是夫妻、父子、兄弟的关系,但剧本所展示的却是30年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前一场写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谈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后一场戏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并透露出他从前发财起家的罪恶勾当。剧本巧于安排戏剧冲突,结构缜密,语言个性化。阅读时要反复咀嚼、仔细体味。
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的分析,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和社会矛盾,理解作者对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的见解和态度;通过对富于个性的人物语言的分析,理解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教学难点是认识和把握周朴园与鲁侍萍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和曹禺的相关知识。
2、领会作品中富有个性和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3、把握剧中的几组矛盾冲突,赏析人物的复杂性格。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美读法”“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美读法”“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戏剧语言。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定知道现代文学史上才华出众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禹,也一定有很多同学看过根据他的剧本演出的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或拍成的电影《原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剧作《雷雨》。
2、曹禺其人: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