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调研卷(四)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16 11:04: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750字。

  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调研卷(四)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为邦本”源出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中“民惟邦本”一般习惯引作“民为邦本”。
  这篇文字根据《书序》的介绍是大禹的孙子夏王太康因为无德而失国之后,其昆弟五人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诚、抒发怨愤之情,作歌以讽喻的文章。虽说这一训示不一定都是夏禹的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殷商时期,中国人处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步向多神崇拜转变的时期,人们祭天地、星辰、日月,祭鬼神,此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并且将其与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因此周王称“天子”,是受了“天命”来统治天下的。另一方面,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体会到《尚书》中所讲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而对“天”与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而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随着周王室日益衰败,礼乐崩坏,原来维系着周王朝统治的封建制、宗法制纷纷崩溃,对于“天”的崇拜也随之产生动摇。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本身能力和地位的肯定使得民本思想进一步变化,更加强调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有了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消解了“天”的神圣性。与此同时,各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也让一部分君主和大臣在政治实践中对“民”的认识发生转变,感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在统治过程中加强了对民生的关注。在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和思想争鸣过程中,从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至此真正形成了。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出现,消解了“天”“天命”的神圣性,使得中华文明走向了不同于西方传统“君权神授”的另一种发展道路,也使得关注民生、注重人民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当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构成了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摘编自赵璐璐《民为邦本:中国的民本思想及其恒久价值》)
  材料二:
  杜甫民本思想有着不同于孟子的特珠角度,孟子谈民本,是站在谋臣的位置上,从帝王治国方略的角度谈民的重要作用。在孟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论及民的重要性和申说仁政的各个具体方面时,他经常对君王重复的一句话:“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告诉君王,你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达到无敌于天下的目的。这样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为邦本”源自《尚书》,原是大禹对其孙子太康训诫的话,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B.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对“民”的认识加深而形成的。
  C.君王与杜甫民本思想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而后者是看到了人民的疾苦。
  D.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当中加强对民生的关注,和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都是出于功利性政治目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本思想虽然产生于夏朝,但是到周王朝打败商王朝,人们才有更深刻的认识。
  B.随着对“天”与人关系认识的深入,周王室对于“天”的崇拜也随之产生动摇。
  C.周王受“天命”统治天下,与西方传统“君权神授”,都是为了强调王权的神圣。
  D.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漫长,至孟子真正形成,至杜甫才达到难以超越的高度。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传统民本思想的一项是(3分)
  A.汉代董仲舒说:“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
  B.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C.宋代朱熹说:“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
  D.清代黄宗羲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4.孟子与杜甫的民本思想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二简要作答。(4分)
  5. 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请结合材料中有关民本思想的表述,找出支撑这一论断的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白采
  朱自清
  ①盛暑中写《白采的诗》一文,刚满一页,便因病搁下。这时候薰宇来了一封信,说白采死了,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他只有一个人,他的遗物暂存在立达学园里。有文稿,旧体诗词稿,笔记稿,有朋友和女人的通信,还有四包女人的头发!我将薰宇的信念了好几遍,茫然若失了一会,觉得白采虽于生死无所容心,但这样的死在将到吴淞口了的船中,也未免太惨酷了些——这是我们后死者所难堪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