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210字。
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__________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__________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__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
__________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就是要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摘编自孙雷、王慧敏《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我们党文化自信的体现。
B.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果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C.孙中山先生把同近代“民权”思想涵义相近的传统儒家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
D.共产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却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也不拒绝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体现了材料二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
B.材料二中孙中山沿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有意义的思想,印证了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C.材料一号召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印证了材料二相同阶级的文化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都可以有批判继承关系的观点。
D.材料二提出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对应了材料一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
3.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入材料一的横线处,与上下文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③①②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4.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5.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