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康德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语文试卷(三)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640字,答案扫描。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 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2023年9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 将中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在当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下,有一片全世界罕见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多达2.8万亩,有古茶树320余万株。景迈山所在的西南地区是学界普遍认可的山茶属起源中心和分布中心。作为茶叶祖先的山茶科树木在这一区域于第四纪的多次冰期中遗存下来,而后演化成今天纷繁多样的现代茶组植物。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 传统“林下茶”种植模式的实物例证,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
为了有效处理和森林、茶林的关系,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景迈山世居民族探索形成了自然和文化融合的村寨建设技术,也构成了景迈山独特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最高处是高山和森林, 村寨在海拔1400米左右, 位于云海高度之上, 古茶林在村寨周围, 水田则靠近海拔较低的河谷。构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的遗产要素即5片古茶林, 9个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其中村寨的布局及设计都是世居民族与自然长期和谐发展的结果。在当地,茶文化无所不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围绕着茶, 当地人其至将茶的元素做到屋脊上、服饰上和歌谣中。 比如坐落在景迈山半山腰的芒景村是一个布朗族村寨,村寨屋顶上的图腾“一芽两叶”,讲述着村民与茶的渊源。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18日第8版)
材料二:
古茶林的“古” 和 “林”
中国茶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景迈山古茶林则因其“古”和“林” 而独树一帜。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五代时期布朗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据说在一次迁徙途中,布朗族族群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瘟疫,处在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这时,族人无意中发现了茶树,这种植物的特殊功效拯救了病疫中的布朗族人,他们从此认识并铭记住了这一神奇的植物。随后一代代的布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不断栽培、驯化、选育茶树。原本以狩猎为生的族群,渐渐将茶树种植作为主要的生产活动。至清代,普洱茶被确定为进献给皇室和朝廷大臣饮用的贡茶,景迈山古茶林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至今仍保持稳定发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为茶叶祖先的山茶科树木在第四纪冰川中遗存下来,自然进化为现代茶组植物,景迈山古茶林是其实物例证。
B. 景迈山古茶林的培育肇始于五代,经布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不断栽培、驯化、 选育, 至清代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C. 景迈山传统民居体系是世居民族与自然长期和谐发展的结果,其选材和样式均受到当地自然条件深刻影响。
D. 为处理好与各种林地资源关系,景迈村落和古茶林的海拔在 1400米左右,粮食种植和茶林培育都很便捷。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说中景迈茶的功效是救治病人,随后布朗族人发现并赋予了其作为饮品的巨大价值。
B. 用茅草和竹子搭建房屋容易失火,但这也是景迈先民在考虑自然气候因素后的选择。
C. 景迈古茶林的植物垂直分布科学合理,乔木和草本植物层均对茶林生长有辅助作用。
D. 寨心是一个村寨的中心,具有精神上的向心力,而火塘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与之类似。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撰写、 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材料一是以“倒金字塔”结构组织撰写的新闻报道,其中第一段是其导语部分。
B.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有部分重合之处,但也存在宏观和微观介绍的区别。
C. 材料二引用布朗族祖先传说以论证景迈古茶的悠久历史,但用词十分客观严谨。
D. 材料二第一部分以并列结构展开论述,论证景迈古茶林的发展历史和种植模式,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了村寨屋顶的民族脊饰,其作用有何不同? (4分)
5. 有学者指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成功“申遗”主要得益于“资源好、生态好和保护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好清好清的杉木河
何立伟
祭屈子,杉木河每年端午有龙舟看。岸上人把无数粽子,丢到碧波里去。
狗崽那天对做木匠的爹说: “带我去看赛龙舟!”爹默神一想,也好,细伢子,让你去看看场面。放下斧子同刨凿、换件干净衣衫, 第二日黑早就往杉木河去 这一路,要翻过一十二座山岭。
不晓得经过几多岁月,杉木河将障路的一脉大山哗啦锯成两片,就清粼粼地在那里伸屈,清粼粼地在那里唱歌。 夹岸高山生寒树, 生奇石, 皆著得满身苔衣,绿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