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150字。
天津市河东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将第Ⅰ卷选择题1—11题和第Ⅱ卷选择题16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本试卷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融合一直是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今年春晚同样坚持传统根脉与当代律动的结合,一方面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一方面努力为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活力。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通过TD交互技术与投影技术使非遗面食表演与舞蹈表演同框,画面极具新意与趣味。节目编排巧妙地将方言与各地美食结合呈现。舞台上不仅有众多明星以家乡话出场,令人( )亲切,创作者更邀扯面师傅等普通劳动者现场制作( )的美食,在展现文化底蕴的同时,热闹欢快的情绪自然累积,与春节氛围紧密贴合。
时光流转,今年春晚特地“请”唐代诗人李白再来看看“今日长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李白”在节日灯火中再次吟诵起熟悉的诗句,华夏儿女也在那一刻完成了穿越千年光阴的又一次相见。陕派说唱抑扬顿挫、创意舞袖灵动多姿、鼓乐交响悠远绵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目最后,众多文艺名家朗诵流传千古的诗篇,使观众仿佛能听见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音符,感受到中华诗歌不朽的魅力。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融入 倍感 饕餮盛宴
B.融入 备感 热气腾腾
C.注入 备感 饕餮盛宴
D.注入 倍感 热气腾腾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B.《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C.《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D.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李白曾写过《蜀道难》《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
C.选文中“陕派”的“陕”泛指贾平凹散文《秦腔》中“八百里秦川这片土地”。
D.《山河诗长安》中“长安”与《琵琶行》诗中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的“京城”所指相同。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脑机接口(BCI),顾名思义,就是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指大脑与计算机的直接连接。一方面大脑要发出指令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另一方面外部设备也要不断地给大脑发送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让大脑及时调整控制策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脑机接口的发展源于人类扩展大脑智能的渴望。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智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