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一)(一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640字。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一)(一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与人文社会互动深、行程挑战性高、旅游时间长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以高度意志、经过规划彻底执行,以期实现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中国的壮游传统久远。司马迁二十岁那年,父亲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标、有计划地到广阔社会中实地( ),接触壮丽河山和了解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司马迁 ① ,最终 ② ,完成了《史记》。后有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徐霞客经30年游历, ③ ,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连诗圣杜甫都曾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他在自传性的诗《壮游》中就写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可惜的是,中国在郑和之后失掉了壮游的传统。
古今中外,有太多经历壮游而改变人生,甚至提升人类的文明水平的例子。有报告认为:“空档年”可提高外语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包括独立精神、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因此寻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 )。
而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壮游代表的是一种开创精神,缺乏这种精神,富不过三代,国家也有可能出现政权更选。台湾山河探险协会理事长徐海鹏曾惋惜地表示,明朝实行锁国政策后,( )。我国在1900年前后的半个世纪国力最弱时,不仅在探险的领域缺席,还成为其他国家探险的对象。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考察 动能 每况愈下 B.考查 动力 江河日下
C.考察 动能 江河日下 D.考查 动力 每况愈下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③“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
B.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③“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
C.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③“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
D.①“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②“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以期达成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B.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与人文社会互动深、行程挑战性高、旅游时间长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以高度意志、经过规划彻底执行,以期达成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C.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以期实现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D.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以高度意志、经过规划彻底执行,以期达到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荀子不仅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而且要心无杂念、清醒、冷静,保持良好的状态。心很容易躁动,只有用理性意志战胜人心躁动,人才能沉静下来,不受外在博杂事物的干扰,遇事时才能够沉着、冷静。荀子提倡的“虚静之学”,是内心平静之下所做的理智思考,是以强大的意志力进行的自我控制,为学习准备了平和、安宁的心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