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妨讲讲未然构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18 22:27:4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00字。
课文教学:讲讲未然构思
深圳中学  潘树森
     作品的构思,我认为有两部分组成:已然构思和未然构思。已然构思,既作品中已经确定下来的,稍加分析就可以获知的,诸如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材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是什么样的线索,是什么样的顺序,等等。未然构思,指的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曾经有过某些想法,但经过再三的慎重的思考,最终并没有将这些想法表现到作品里去,因此,读者也就不能从作品里看到这些想法,故而称其为“未然构思”。
   可以说,再成功的作家,他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将他脑海里所闪现的一切都录音录象式地全搬到作品里去,他必须丢弃那些他认为不正确的想法,否则,便没有成功的作品。丢弃,正是成功的前提,是成功构思所不可缺少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如下的公式:
     成功构思=已然构思+未然构思。
  如果上述认识是正确的,那么,眼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就有值得讨论的地方。目前,我们似乎只重视对已然构思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又主要是称赞,诸如某则材料用得是多么的好,某种顺序安排得是如何的恰当,等等,却很少去分析未然构思,去指出“未然构思”之所以成为“未然”的原因。如同面对一道名橱烹制的佳肴,人们除了品味外,就只关心它用了什么主料,什么配料,各占多少比例,各种原料该何时下锅,用什么样的火候,等等,却很少有人关心它为什么不用某种原料,为什么某种原料不先下锅,为什么不用猛火(文火)……一句话:不重视未然构思。
 其实,给中学生分析课文的未然构思,其重要性,并不逊色于对已然构思的分析。如果我们经常给学生讲讲课文中未然构思之所以成为未然的原因,讲讲课文中为什么不能用某则材料,为什么不能用某种方法,课文中已经有的某个内容为什么不能铺展开来进行详谈,某篇课文的倒叙,其起倒点为什么不能再提前一点或者推后一点……那么,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少犯错误。应该说,分析“未然构思”的教学效果,无论如何,是仅仅分析已然构思所不能达到的。分析已然构思,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好;分析未然构思,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不好:两者不能互为取代。

一、获得未然构思材料的途径
     分析未然构思并不像分析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