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4 15:42: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910字。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与人文社会互动深、行程挑战性高、旅游时间长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以高度意志、经过规划彻底执行,以期实现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中国的壮游传统久远。司马迁二十岁那年,父亲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标、有计划地到广阔社会中实地(     ),接触壮丽河山和了解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司马迁   ①   ,最终   ②   ,完成了《史记》。后有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徐霞客经30年游历,   ③   ,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连诗圣杜甫都曾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他在自传性的诗《壮游》中就写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可惜的是,中国在郑和之后失掉了壮游的传统。
  古今中外,有太多经历壮游而改变人生,甚至提升人类的文明水平的例子。有报告认为:“空档年”可提高外语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包括独立精神、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因此寻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     )。
  而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壮游代表的是一种开创精神,缺乏这种精神,富不过三代,国家也有可能出现政权更迭。台湾山河探险协会理事长徐海鹏曾惋惜地表示,明朝实行锁国政策后,(     )。我国在1900年前后的半个世纪国力最弱时,不仅在探险的领域缺席,还成为其他国家探险的对象。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考察   动能   每况愈下 B. 考查   动力   江河日下
  C. 考察   动能   江河日下 D. 考查   动力   每况愈下
  2.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   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③“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
  B. 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   ③“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
  C. 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   ③“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
  D. ①“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   ②“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   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以期达成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B.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与人文社会互动深、行程挑战性高、旅游时间长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以高度意志、经过规划彻底执行,以期达成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C.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以期实现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D.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以高度意志、经过规划彻底执行,以期达到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考察”,是指实地观察调查或审察考核,主要是观察、了解情况;“考查”,是指测试检验,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的行为,目的在于检查,以发现问题。语境和“实地”搭配,强调了解情况,应选用“考察”。
  “动力”推动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是一种力量;“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一种能量。语境指壮游的作用,而壮游与运动有关系,指为实现自我提供能量,故选用“动能”。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或国事、事物、景象等一天比一天差,语义上更为严重和具体,强调的是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每况愈下”通常用来形容形式或情况的发展趋势,比如一个人或事物的情况越来越坏。语境为国家,应选用“江河日下”。
  故选C。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荀子不仅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而且要心无杂念、清醒、冷静,保持良好的状态。心很容易躁动,只有用理性意志战胜人心躁动,人才能沉静下来,不受外在博杂事物的干扰,遇事时才能够沉着、冷静。荀子提倡的“虚静之学”,是内心平静之下所做的理智思考,是以强大的意志力进行的自我控制,为学习准备了平和、安宁的心境,可以作为荀子“强学”之法的心理准备。“虚静之学”的下一阶段便是“专心之学”。荀子有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螫,非蛇鳝之穴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