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8 8:33: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120字。

  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
  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诗经》一也,它是上游,是源头,新鲜灵动,晶莹剔透,温柔敦厚,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栖,夕至县圃,其想象之______,古人所无,时人仅见。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其乐无穷。
  中国诗歌的长河______,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______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大了汉语言文化的伟大诗人,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8月20日13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斑驳陆离    兼而有之    厚积薄发 B.光怪陆离    兼收并蓄    博观约取
  C.光怪陆离    兼收并蓄    厚积薄发 D.斑驳陆离    兼而有之    博观约取
  2.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也称“诗三百”,内容上分赋、比、兴三个部分,创作手法主要是风、雅、颂。
  B.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骆宾王、李白、姚鼐等唐代诗人发扬汉语言之美,共同开辟了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D.“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出自陶渊明《咏荆轲》一诗,体现出雄浑、洒脱的艺术风格。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B.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C.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D.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数字化,即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处理等信息技术进行存贮、创作、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等,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基于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我们擘画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现、全民共享和优秀成果享誉世界的美好愿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