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120字。
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
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诗经》一也,它是上游,是源头,新鲜灵动,晶莹剔透,温柔敦厚,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栖,夕至县圃,其想象之______,古人所无,时人仅见。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其乐无穷。
中国诗歌的长河______,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______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大了汉语言文化的伟大诗人,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8月20日13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斑驳陆离 兼而有之 厚积薄发 B.光怪陆离 兼收并蓄 博观约取
C.光怪陆离 兼收并蓄 厚积薄发 D.斑驳陆离 兼而有之 博观约取
2.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也称“诗三百”,内容上分赋、比、兴三个部分,创作手法主要是风、雅、颂。
B.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骆宾王、李白、姚鼐等唐代诗人发扬汉语言之美,共同开辟了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D.“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出自陶渊明《咏荆轲》一诗,体现出雄浑、洒脱的艺术风格。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B.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C.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D.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数字化,即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处理等信息技术进行存贮、创作、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等,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基于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我们擘画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现、全民共享和优秀成果享誉世界的美好愿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