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450字。
天津市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考试(一)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33分,每小题3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杭州亚运会会徽,中心设计图案是一个扇形。杭州亚运会扇子的寓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象征着杭州特色、中国风韵,以及杭州走向世界的国际风范。扇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扇子的国家。扇子的用途最初不是扇风,而是为帝王遮阳挡尘的“仪仗扇”。到了西汉,扇子用以纳凉消暑,在民间渐成( )。
伴随着扇子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扇子文化也逐渐形成,_________。杜牧有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而在扇面上作画,宋代( )。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的夜市,就有专门代人画扇面的小摊,题材以仕女、山水、花鸟鱼虫以及诗文名句为主。在我国戏曲史上,有许多故事情节也与扇子有关,如《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扇》等。如今,扇子还是戏曲、舞蹈等演出的道具。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扇子的制作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民间普及的有竹扇、蒲扇、草扇、蔡扇等,五花八门。其中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广东新会火画扇、四川自贡竹丝扇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扇。由于扇子被不同身份与爱好的朋友选用,从古到今,民间便产生了不少( )的扇谜。“合起像把尺,展开如半月”“有风我不动,一动我有风”……这些谜语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气 空前绝后 俯拾即是B.风尚 盛况空前 脍炙人口
C.风气 盛况空前 俯拾即是D.风尚 空前绝后 脍炙人口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扇诗”和“扇画”是唐宋时期最有特色的。
B.“扇画”和“扇诗”的特色在唐宋时期最有代表性。
C.其中唐宋时期的“扇画”和“扇诗”最有特色。
D.其中最有特色的当为唐宋时期的“扇诗”和“扇画”。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帝王在出行、服饰、祭祀等方面,都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C.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杂剧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汉宫秋》。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职场人士学习新职业的原因调查
材料二:
新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许多因素发生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众对更加细分、多元的职业和岗位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这为新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新的就业岗位,在过去或许会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但如今被更多人接受,成为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