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130字。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由理念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日益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思想,因其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思维路径,构成传统中国人的基本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信念,在今天仍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着。
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我们需要考察儒家如何论述自我在人我关系、群己关系中的自由。
我们把传统儒家的人我关系分解成家庭、国家、社会几个方面来讨论其中的权利界限问题。在家庭的父子、夫妇、兄弟、长幼关系中,从静态分析,儒家给予父、夫、兄、长以更大的权利、更多的自由,给予子、妇、弟、幼以相对弱小的权利、很少的自由,可以说在这样一种礼法制度中,自我的自由是不平等的;从动态分析,所有的子都有可能成为父,所有的女都有可能成为母,所有的妻都有可能成为婆婆,但所有的妇都不可能成为夫,所以儒家在时间的绵延中实现了一种有限的代际补偿性的自由。在国家的君臣、官民关系中,从静态分析,儒家给予君、官以更大的权利、更多的自由,给予臣、民以相对弱小的权利、很少的自由,可以说在这样一种礼法制度中,自我的自由是不平等的;从动态分析,理论上所有的民都有可能成为官,但除了继位者之外的所有的臣都不可能成为君,同样儒家在时间的绵延中实现了一种有限的延续补偿性的自由。
我们再来分析儒家礼法关于群己关系中的自我的自由的讨论。在儒家的家、国、天下的群体一整体中,人我关系的种种规范就是整体内部的关系分化,而非由一个个独立个体通过契约方式建立起来。而人我关系中的主导者——父、夫、君,往往作为家、国、天下的代理者,实际超越了人我关系中的具体的关系者身份,而具有“大我”——家、国、天下的代表者的身份,因而其自由无限大,而其他的“小我”在群己关系中则基本缺乏权利、自由,只能把自我归属于父、夫、君所代表的“大我”,这就是我们直接感受到的传统中国社会生活中缺乏个体自由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李祥俊《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有删改)
材料二:
19世纪,严复将英国约翰•穆勒的On Liberty翻译成《群己权界论》,以“自由”为权界讨论“己”与“群”的关系,讨论“个体”与“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群己权界论》从古代中国思想学说中“群”这一概念切入,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讨论的重点,认为在群体的价值和个体的价值之间,前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由理念因其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思维路径,影响着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思想。
B.材料一关于“人我关系”的论述,实际上指出的是儒家提出了一种不平等的自我的自由。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群己关系”,并都认为个人价值不重要,群体价值更为重要。
D.材料二指出,只有在半殖民地的中国,“个人自由”才必须以“国群自由”为前提。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开宗明义,先提出儒家思想中自我的自由思想,接着分别从“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方面阐述了自由的内涵。
B.材料一最后一段主要论述了在群己关系上,儒家把家、国、天下看作是生命的整体,也是理解儒家自由观的核心。
C.材料二第三段采用并列式论证,层层递进地分别用三个不同阶段来区分了“个体自由”和“群体自由”的明确界限。
D.材料二中严复的自由关系论证逻辑思路明晰,即经由个人自由实现个体自我的成己与明德、才能实现新民和救亡图存之社会目标。
3.下列选项,不能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群己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于个人自由都有相关论述,试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联系。(4分)
5.群己观即“群己之辩”,探讨的是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青年学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边走在秋天里
胡炎
秋日晴好,午后的村庄静得有些诡谲。老边住在村头,不远就是庄田。再往远处望,起起伏伏,连连绵绵,全是山。庄田旁是沙河的一条小支流,淙淙有声,细密的波纹揉搓着干净的日头,揉搓了多少载,无从考证。距河岸百米,是村里的麦场,一座座麦秸垛浑圆饱满,时隔数月,依旧散发着幽微的麦香。几条狗在追逐嬉闹……老边就这样和他相依为命的牛走在秋天里,嘴里吧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