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28 22:02: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610字。

  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分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可完成经典超级计算机1亿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效应更加突出。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我们要摆脱以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发展新动能;也意味着我们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迫切需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彰显。同时,以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也正在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成长为未来的新兴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越是前沿产业,越是需要高科技来支撑。要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完善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也要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兴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海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驱动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演化历程。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和演化,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实现着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渗透和赋能,而且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势头颇为强劲,对我国的新技术、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牵引作用。
  B.当前,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剧变,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C.数字技术赋予新质生产力新的内涵,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已经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发生变化。
  D.以往任何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都无法和数字技术革命相比,数字技术革命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着生产力的跃迁。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世界发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范围广泛,对创新技术的要求更高。
  B.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这要求我们要摆脱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
  C.培育形成新产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D.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创新,激发创新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前三段的论述范围由我国及全球,凸显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性。
  B.材料一采用引出论题、分析论题、总结论题的论证结构,层层递进,深入剖析。
  C.材料二第二段论证紧扣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展开论述,充分体现论述的逻辑性。
  D.材料二末段进行对比,突出数字化劳动资料的内在属性与技术创新关联的紧密。
  4.材料一开头一段使用了“1分钟”“1亿年”“200多个”“7000万次”几组数量词,请简析其作用。(4分)
  5.我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并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霜华柏木铺  左中美
  “归路苦悠悠,行人欲白头。泉声偏聒枕,虫语自鸣秋。金尽囊余被,孤灯月满楼。壮心搔不著,时起问更筹。”这是清乾隆年间贡生、保山人氏宁毓贤的《柏木铺旅舍》诗。柏木铺位于漾濞县城隔江对面的飞凤山东侧,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古驿村庄,离城约只三里,但因有飞凤山东翼相隔,不闻城中市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