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4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380字。
通州区2024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
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合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
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音乐、
传统手工艺等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传承价值。
目前,我国有43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成为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 多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历代非遗传承人的付出与努力。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关键 要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功夫。我国的非遗项目令世人惊叹,而老祖宗的技艺一旦出现年龄、技术 断层,就有失传风险。目前,很多珍责的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寥寥无几且年事已高,如维吾尔族的 传统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长歌,就因为传承人吐尔迪阿洪去世而面临失传的危险,幸运的是文 化部用老式录音机录下了长歌。传承人的培养也面临看诸多困雕,比如传承人不被认同.学历
低、收入少等等。
过去,非遗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录像、录音等传统技术进行记录保存,如果温到天灾人祸 很多资料会损毁甚至遗失。当前、数字技术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得6非遗数字化 是采用数字化的采集、储存、处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 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不仅仅是要对其进行抢救性记录,更重要的是为其 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有效传播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在数字化后,非遗相关内容才有可能打破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网络传播。比如,传统工艺传承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现技艺过程、宣传
技艺品牌、接受产品订单等。
(取材于孙发成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融合多种技术,利用教字化手段,助力非遗的存储、传播,使之呈现出了全新面貌。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新媒体,包括各类短视频软仟、自媒体平台、社交网站、有声平台等 使非遗传承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非遗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数字智能技术的出现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非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非物质文化遗产送指与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B.只要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功夫,非遗项目就会得到传承和发展。
C.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因为收人少、学历低而不被大众认同。
D. 数字技术对于非遗的记录和有效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数字技术助力非遗传播的一项是(3分)
A.乔家手工皮艺传人通过短视频直播销售皮艺包。
B. 扬州漆器通过 MG 动画呈现非遗工艺的制备过程。
C.使痢普通相机随手拍摄蜀锦绣工制作的绣稿。
D.将手绘团扇传人的技艺等信息用大数据存储传播。
高三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式录音机录制的十二木卡姆长歌在自媒体平台播放以传播非遗。
B. 传统工艺传承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现技艺过程,引发民众对非遗的关注。
C.数字新媒体和数字动画等技术为非遗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
D. 大数据技术能使损毁、遗失的非遗项目的图片、文字等得以复原重现。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生产、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很多非遗项目没有得到传承。
B. 虚拟现实等技术使非遗艺术品的呈现形式趋向年轻化、时尚化。
C.2021 年很多数字藏品销售火爆,产品一经发布几乎被抢购一空。
D. 非遗传承纳入高校学历体系,解决了传承人学历偏低的问题。
5.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数字化技术在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方面的作用。(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盲文,完成6—10 题。(共18分)
治国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 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放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 犯禁
则难治也,故台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