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ppt
- 资源简介:
课件共43张,教案约4520字。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讲义
考情分析
年份、卷别 所考词语 题型
2023新课标I卷 ①叠音词与单音词的意义比较
②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不同意义的比较 主观题
2023新课标Ⅱ卷 【成语】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奈何不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 填空题
2022新高考I卷 【成语】不解之缘、秘而不宣、屡见不鲜/在所难免 填空题
2022新高考Ⅱ卷 【成语】扣人心弦、循循善诱、热火朝天/别开生面 填空题
2021新高考I卷 【成语及四字词语】相互映衬、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交相辉映、热闹非凡、连绵不断、汁醇味正 选择题
2021新高考Ⅱ卷 【成语及四字词语】望而却步、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寥寥无几、踌躇不前、不可低估、心照不宣、极其稀缺 选择题
2020新高考Ⅱ卷 【成语】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炉火纯青、不一而足 选择题
命题趋势
(1)以成语为主,适当考查俗语等熟语。
(2)普通词语以考查其意义和用法居多。
(3)题型多样,有选择填空,有主观填空,有对成语的解说,有对多义词的比较,有对形式相近词的比较。
(4)适度开放,答案不唯一。
备考策略
(1)从选文来看,要加强对情景式的读题能力训练。
(2)从考查能力来看,要最大限度地识记成语,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之一,是考查语文素养的方法之一。
(3)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运用能力与平时阅读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积累,不断运用,才会达到熟练使用词语的能力。
考点解读
考点1 理解并填写成语
在一句话中,词语(成语)都有某种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因为有特定的语境,所以词语(成语)的含义与题干的某些信息必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分析比对两者的对应关系,快速排除迷惑项,找出正确的选项。
三步攻克成语填空题
第一步,整体阅读语段,获得第一印象。一些空缺处在阅读的第一遍就能得出答案,这时候要看这个答案是不是成语,如果不是的话需要将其转化为成语。
第二步,三角度分析成语。如果第一印象没有答出成语,就要研读句子,进行仔细分析。①分析其与前后语境在语义上是否存在转折、对立、近义的关系等,然后据此寻找成语。②注意固定搭配,有些成语有着固定的搭配和用法,如“浩如烟海”多形容文献、资料,不能和产品搭配;“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不能带宾语。③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有时候残缺的语境需要考生根据被修饰的成分进行分析。如花是“姹紫嫣红”的。
第三步,一检三验。一检书写是否正确,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一验答案是否为成语,二验意思是否完全吻合,三验成语代入后是否存在语病。
解题思维模型
做到“义”“境”相符两个方法
方法一:根据语境契合
一个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首先会存在语意上的联系。语意联系就是该成语自身的词义与语境要表达的意思相契合。两者的契合度越高,则说明该成语越适用于该语境;反之,就会违背句子甚至语段的语意逻辑,造成语意逻辑上的相悖。
方法二:划分关系看搭配
一个成语和它所在的语境除了会建立起语意联系外,还会建立起语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