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9490字。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津味儿文化,是天津特色和韵味的重要体现。天津有__________的泥人张彩塑、喜庆吉祥的杨柳青年画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文化街,有京杭大运河、黄崖关长城等传承千年的大工程,更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红色文化的滋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__________历史文脉,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使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我们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准确找到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透过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见证历史的同时,也以史鉴今;有红色文化浸润,人民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凝聚起跨越艰难险阻的力量。深挖各类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以文化为内核、创新为手段,用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我们就能掌握让城市文化“出圈”的密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幸福生活的土壤就有了文化雨露的润泽,在保护利用中传承城市文化记忆,满足需求、凝聚力量,令中华文明__________。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栩栩如生 继承 连绵不绝
B 栩栩如生 赓续 源远流长
C. 惟妙惟肖 赓续 连绵不绝
D. 惟妙惟肖 继承 源远流长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被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不仅属于子孙万代,也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B. 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被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C.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D.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子孙万代,也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
B. 我们要准确找到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C. 我们要准确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
D. 我们要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就像真的一样。横线处成语用来修饰“彩塑”,用“栩栩如生”。
第二空,赓续:继续。继承: 继续进行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从横线后“历史文脉”可知,用“赓续”搭配更合适。
第三空,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从文中可知,最后一句是对中华文明的期待和祝愿,用“源远流长”。
故选B。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办大学,应该取什么途径?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在此时,我们大学似乎应该注重技术教育,可是问题不是这样简单。从前清曾国藩提倡兴建实业,设立上海制造局,派留学生学习制大炮轮船以来,到抗战前夕已七八十年,我国科学仍然不兴,实业仍然不振。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加考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道即真理,从希腊提磨克列忒司(德谟克利特),到近今荷兰的阜尔司鲍、英国的汤姆生,他们研究原子,决非因为有什么用处才去研究,而是要晓得自然界物质结构的原委。科学上将来的发明在哪个方向,既不能预料于事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