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表达要得体》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520字。
八上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表达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写作目的的达成。在这个写作实践的指导部分中,教材以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应用文为例来教学生“表达要得体”。其实,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文体的写作中,都要注意“表达要得体”。教材首先提出“表达要得体”的观点,然后以一封感谢信为例,请学生发现其表达不妥不处,进而讲解做到“表达要得体”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三个写作实践题目中第一个是进行修改,难度较小,后两个是写邀请函和倡仪书,是本节课中所学写作规则的综合运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写作中“表达要得体”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很模糊。“表达要得体”的意义和价值,也可能没有认真思考过。在平时的写作实践和生活中常出现表达不得体的情况。
三、学习目标:写作时做到得体地表达。
四、学习目标描述
1.能恰当运用礼貌用语。
2.表达过程中注意了读者对象的特点和应用的场合。
3.能很好地实现表达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通过写作实践体悟做到“表达要得体”需要注意的方面,并逐渐学会得体地表达。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表达得体的重要性。
1.教师讲故事:《该来的与不该走的》
2.讨论:故事中这个人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来吃饭,结果大家都走了。原因是什么?(表达不得体)
表达得体不仅在口语中很重要,在写作中同样重要。得体地表达,才能更好地达到写作的目的。这样的表达才是有意义的。今天我们就以应用文为例来探讨怎样才能做到表达要得体。(板书课题:表达要得体)
(二)理解“得体地表达”
1.交流:话题——什么是“得体”?
2.明确:“得”就是“适合”,“体”是“礼、法”,“得体”即“合礼、合法”,这里的“法”指的是法则和规则,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时遵守的那些法则和规则。简单地说,“得体”就是言语、行动等恰当、得当。表达得体就是言语恰当、得当。
(三)学习如何做到表达得体。
1.明确写作目的,有的放矢(板书:明确目的)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做这件事)也就是说,要考虑做事的目的,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根据做事的目的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写作也是做事,当然也是如此。
表达要得体,应考虑写作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态度,适应写作的需求。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感恩教育”专题报告会。如果老师让你们写一份邀请函,感谢信,倡议书,那么在表达、用语等方面应注意什么?
比如邀请函表达应诚恳;感谢信用语应恭敬;倡议书则应观点鲜明,指出问题的要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2.根据目的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表达。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板书:看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