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2350字。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散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包含《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分别是写人记事性散文、托物言志性散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性散文,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课是由两篇议论性散文组成,他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学情分析
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的也较早,但对于议论性散文,学生接触较少,对议论文学习也仅仅是略有涉及,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批注等多种方式理清课文层次;用品读语言的方法,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背诵,摘录等方式,体会文中哲理,掌握文章作者观点。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中心论点;
2.通过朗读、批注、概括等方式,理清课文思路;
3.品读摘抄,背诵,品味文中语言,探寻作者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1.读懂课文,掌握中心论点;
2.感受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学习难点
1.反复阅读,理清议论文思路;
2.理解课文深刻的道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学习方法
朗读 合作探究 观看视频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一、导入
曹操《短歌行》“人生苦短,对酒当歌”抒发生命苦短的感慨;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在珍惜时间。他们同时道出了生命是短暂的事实,而作家严文井却认为生命是永久的,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窥究竟。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1、自读课文,互相纠错字音,勾画不容易理解的语句;
2、分组朗读,画出每段中心句。
明确:第一段第一句“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二段第一句“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第三段第一句“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第四段第一句“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总结规律:中心句往往在段落首句或尾句)
3、快速浏览,概括作者论说生命的特点及作者情感的词语,完成板书
生命(易逝——可怜;永久——感动;奇迹——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