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740字。
《使至塞上》说课稿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小丫头香菱想要学诗,黛玉便真挚的告诫她:“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由此可见,在林妹妹眼里王维的五言律诗是第一流的,今天我带来的就是王维传世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的说课。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内容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希望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被表扬,学习的热情比较高。但是,对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句子理解不到位,就不用谈内容理解和对句子赏析了。针对这种情况应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四、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划分朗读停顿。
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默写。
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简答题、赏析题。
运用。能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结合显示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考生恰当运用古诗句。欣赏、审美 鉴赏诗词意境、语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
总结上述所说,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默写,一是赏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把学习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体味法、知人论世法、对比法。
五、教学过程
先以李清照名字由来和《香菱学诗》片段导入,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之后正式的文本解读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