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古文阅读各类考点全景式训练(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1 20:30: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510字。

  2024届中考古文阅读各类考点全景式训练
  考点:
  1.王勃《滕王阁序》——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景
  2.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3. 《鱼我所欲也》与《世说新语•德行》——“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舍生取义
  4.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史记 • 苏秦列传》——论点的事实论据与理由
  【考点研究1】
  一、字音推断法
  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中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推断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同音通假求得本字。
  例句 实词推断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亡”通“无”,没有,不。
  二、字形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句 实词推断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句中的“既”字的甲骨文字形 ,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所以,其本义是“吃罢,吃过了”。吃罢了,吃东西的过程就会暂时完结,因此引申为“完毕、完了”,又引申为“已经、以后”。
  三、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
  例句 实词推断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殚”义可由“竭”的意义推知为“竭尽,用尽”的意思。句意:把他们土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都拿出去。
  四、语法推断法
  即借助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同性,进而推知其意义。
  例句 实词推断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句中“腰”本来是名词,但因为其后带了宾语,故而它活用为动词,解释为“腰里佩戴”的意思。
  五、联想推断法
  常用的联想法有课文联想法和成语联想法两种。
  例句 实词推断
  孤往者尝为邺令。 尝:曾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这里的“尝”是“曾经”的意思。
  及瓜皮落地 及:等到、到了。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及下船”(《湖心亭看雪》),都是“等到、到了”的意思。
  是皆秦之罪也 是:这。
  “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代词,“这”的意思。
  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同舟共济:济,渡过。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屡试不爽:爽,差错。
  六、语境推断法
  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例句 实词推断
  “四面边声连角起”(《渔家傲•秋思》)中“边声”的含义。 该词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塞下”,是指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联系这个限定的语境,可引导学生推断出“边声”是指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七、猜读推断法
  在上述几种方法难以奏效时,可采用“猜读法”,但这里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