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650字。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详解讲评
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早在1900年,梁启超在他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就写道:“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都中断了,唯一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
从作为文明之基础的文化来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或主体的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古代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风俗信仰、价值观念等,到现在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现在的埃及文化、伊拉克文化和印度文化,已与曾经存在过的古老文明没有关系,创造这些文明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消逝了,他们的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有的被废止,有的被替代。今天,在那片土地上存在的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文化。
从文明的载体来看,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承载着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话说,中国自古以来只有朝代和政权的更迭,而没有国家的灭亡,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国家。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中华文明能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自认为是中国人,其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是中国的朝代和政权。其次,与“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有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最后,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有关。中华文明古老而常新,创新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也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中华文明坚持对外开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所以中华文明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连续性发展,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因好战亡国而文明中断。
与其他古老文明的断层相比,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遗产。
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稳定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漫长文明演进中积累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前行中,积累下卓越的民族精神和宽广的文明视野,正是这份精神和视野,使中华民族超乎于千山万壑之外、卓立于文明厄难之上,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今日,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基于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给我们留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是文明的基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中断过密切相关。
B.几千年来,中国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中华民族国家的属性从未改变,中华文明也没有出现文明断代的现象。
C.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是否具有连续性是衡量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
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表征,并非衡量一切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无中生有)
D.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固守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基因,也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的传承,是中华文化基因得以稳定延续的必要条件。
B.一个民族文明视野的广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的长度。
C.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发展,与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的历史实践,这两者并不矛盾。
D.任何一种文明,只要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就能指引并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
3.下列选项作为论据支撑原文的观点,最不适合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就有“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思想和实现如《大道之行也》中的“天下大同”的理想。
B.在历史上,“西方”这一名称往往指向异域,即为华夏文明之外的化外之域或非我族类的文化。
C.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和南朝汉族政权分别互称“岛夷”和“索虏”,但双方都自称为“中国”。
D.中国自古就有“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历史上从未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发展中,中华文明能够以我为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保持鲜明的文化特性。请根据材料谈谈这句话对赓续中华文明的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五味 汪曾祺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