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470字。
湖南省邵阳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上“贴条形码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自行保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2024年7月10日,“萝卜快跑”遽然登上热搜。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向媒体表示,“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了400多辆无人车。支持者为AI技术的运用欢呼,反对者则对无人车的高歌猛进表现出不安和抵触情绪。有出租车司机联名求助“给一条活路”。
10公里3.9元、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拒载、车内无异味……萝卜快跑着实不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出租车司机或网约车司机群体里,嘲讽萝卜快跑无人车不善“变通”的声音也高了起来,甚至盖过了最初的“恐惧感”。
7月16日前后,网传萝卜快跑停运,但官方回应称,武汉系订单被自动取消,而合肥系技术原因需要调整。短短十几天工夫,情绪的落差之大,观点的纷繁复杂,也折射着萝卜快跑无人车在极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丝“震颤”。但显然,当无人车恪守规则意识“不争不抢”“安全第一”却让不少人类司机感到不适应时,我们应该展开的思考显然超越了技术层面。
首先,无人车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不必讳言,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冲撞了传统产业,对于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形成直接的“威胁”。
有人说,对于新技术,就该无条件地欢迎,“有什么好嚎的?”理由是,火车和汽车代替马车时,人的感受并不重要。这当然是一种事实,但另一个事实是,被颠覆的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在短暂的痛苦之后,从各个方面适应了残酷的现实,并重新找到了生存所需要的岗位。
争议开启的思考是有益的:发自传统产业深处的痛感,是在“呼唤”一种良性的关系,这就是:在新技术力量“攻城掠地”之时,也要允许和倡导温情的力量进行某种改善和修补。
具体而言,关键是在政策层面保持开放和引导的态度。既要允许“先行先试”,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也要抓紧完善相关规则,加强监管,让无人车在公共交通领域里规范地发挥作用,不至于“裸奔”。一年前,《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获得通过,该条例明确: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对汽车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这种硬性规定可大大约束无人车的“任性”,保持“在路上”的边界感。
其次,无疑,在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冲击下,传统就业方式面临很大挑战。这是生产力变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情形。生产力变革无须阻止,但生产关系调整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创造更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的契机。另一方面,智能驾驶不只是传统行业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传统行业的共赢者。城市应该兼顾传统行业特别是出租车行业的利益诉求,引导其与无人车行业深度合作,聚焦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探索优势互补的路径。为此,围绕生产力变革改变教育培训体系、加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可谓迫在眉睫。
再次,新技术发展在引发社会变革、促进现代社会治理成效提升等方面,意义显著,但也可能诱发新的社会风险,如集体失业危机、数据安全失序等。针对产业工人失业风险,可以通过适时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规范新型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培养适应新技术发展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养;多元开发无人车行业的新岗位、新工种,吸引传统行业中的人员补充到监控、运维等程序中,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失业带来的震动。
(摘自伍里川《“萝卜快跑”引发的思考》)
材料二:
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在武汉加速落地,由此激发的无人驾驶相关讨论空前激烈。自5月份起,便有武汉市民吐槽自动驾驶车辆“开得慢”“停滞不动”,武汉交通拥堵情况因此加剧;此外,网上也有声音称,武汉的出租车司机对萝卜快跑的投放感到不满,认为其是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具有低价、高效、安全等诸多优势,现阶段被吐槽主要是不善“变通”,没有具备很好的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B.火车、汽车取代马车的历史类比表明,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可通过教育培训、产业升级、开发新岗位等方式应对挑战。
C.《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规定,主要目的是禁止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强化对无人车行为的监管,保持道路安全。
D.“萝卜快跑”无人车项目在武汉市引发的广泛讨论和社会反响,涵盖了技术、经济、社会及政策等多个层面,值得人们深度思考,仔细应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应形成良性互动,即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传统产业劳动者的利益,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共赢。
B.新质生产力(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必然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挑战,但也可能为传统产业创造更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的契机。
C.发展科学技术是大势所趋,不能因噎废食,应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融合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武汉市民的吐槽和专家的分析,揭示了无人驾驶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挑战和局限性,也凸显了它的先进性、潜力和发展前景。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观点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已非常成熟,很快就会全面取代传统的出租车。
B.无人驾驶汽车在武汉运力较低,尚未对出租车行业构成重大挑战。
C.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已经为传统产业劳动者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D.武汉出租车行业比较稳定,无人驾驶汽车不会引发任何社会风险。
4.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政策层面在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4分)
5.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延河边上的黄昏 冯牧
延安的桥儿沟在延安是个有名的地方,然而却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风景。它的两面都是布满了蜂窝似的土窑的荒山。但是,我在静静地流淌的延水之滨所度过的无数个黄昏,却是我一生之中所度过的最美好的最难忘的黄昏。
我时常动情地亲切地回忆起延河之滨的黄昏。是的,不是清晨,也不是夜晚,而是黄昏。
除了下雨天,几乎每一个黄昏,我都会和几个知交和同学相约到延河岸边去作长时间的散步,一直到暮色四合,天边出现了星星,才回到我们居住的窑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