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迎考卷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2 22:3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0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740字。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迎考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及其紧密的内在联系。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现象及其规律,二者在本质上都是科学。自然科学通过理论进步和技术发明来掌握和支配自然力,代表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则提供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等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引,为社会正常运行提供理论和社会思想支撑。
  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交融互促、互为支撑。从现代科学理论发展趋势看,其呈现出学科分化细化和学科交叉融合相并行的趋势,越是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越是水乳交融。从实践层面看,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结合和社会交往、通过劳动的有序组织和管理、通过市场的转化和交换来实现,而这些领域必须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二者同等重要。当然,由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方向指引、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社会制度模式变迁、社会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疏导等方面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摘编自杜飞进《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律的深刻把握》)
  材料二 哲学是科学的源泉。现代科学的前身就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之后相当长时间内,科学家都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牛顿的伟大著作命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拉马克的《动物学哲学》包含了进化思想的萌芽,道尔顿在其《化学哲学新体系》中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对浩渺星空的好奇和惊异、对宇宙本质问题的痴迷和热情、对思想穷根究底的辩驳和拷问、对逻辑与理性的推崇和赞赏,为现代科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在论述二者交融互促、互为支撑的关系时,两则材料分析问题的视角完全相同。
  B. 材料一谈的是自然科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只是从理论和思想上为社会运行提供支撑,并不涉及社会的变革。
  C. 根据材料一,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只是对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能动作用。
  D. 从材料二中可以发现,科学与哲学紧密结盟的时代已悄然复归,未来,要立足于世界实际,对科学前沿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拓和创新。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牛顿、拉马克、道尔顿的著作均证明了现代科学的前身是自然哲学,并且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
  B. 自然科学研究者要想突破已有的科学概念和思想的约束与限制,必然会从哲学思想中寻求灵感。
  C. 因为任何科学理论的内核,都带有某些哲学预设,所以缺乏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
  D. 科学发展关联着众多哲学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人类抓住契机、迎接挑战。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从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各自的内涵与作用、两者关系两方面展开论述。
  B. 材料一在论证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时采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C. 材料二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强调科学与哲学联手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D. 材料二说古论今,阐述科学与哲学关系富有逻辑性,明确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做法。
  4.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认识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4分)
  5. 论述类文本在论述时往往会使用一些形象的语言,以起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请分析材料二中“源泉”“助产士”“圆盘”等词语在论证上的表达效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大团圆/鲁迅
  赵家遭抢四天后,阿Q在半夜里忽被抓进县城里去了。那时恰是暗夜,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悄悄地到了未庄,乘昏暗围住土谷祠,正对门架好机关枪;然而阿Q不冲出。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进去,里应外合,一拥而入,将阿Q抓出来;直待擒出祠外,他才有些清醒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