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华娇教育摸底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6 16:07: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950字。

  2024年广东省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语文)
  考试时间:2024年3月27日 9:00~11:3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犯错的智能体》序【注】
  本书主角是被称作“智能体”的人(尤其是生物学上的人),暂时称之为人智能体;另一个与之进行比较的智能体是机器智能体,简称程序体。人是万物之灵,却不能避免犯错,那么遇到同样的问题时,程序体会犯同样的错吗?
  人智能体犯错,客观上可能是因为面临复杂的环境,主观上则往往可以归结为经验不足或经验有偏差。为什么会把画中的美女看成老太太?因为不知道一幅画可以从多个角度看。为什么会对隐藏在背景中的目标物视而不见?因为没想到画中还会有画。当然,有了积累的相关经验,有了从经验中提取的理性认识,就会降低犯错的可能。而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个具备丰富先验和可靠选择机制的程序体,就不大会犯类似的错误。
  当然,程序体也有不及人智能体的地方。程序体编写的模型都是针对有限前提的,即该模型只在为它设定的某一类特定环境有效,而人智能体则以他的全部生活和终身经历为其经验支撑。不过程序体也在一步步赶上来,更深刻的理论和更先进的技术不断诞生。
  由此可见,人智能体和程序体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实际上互有短长。
  虽然本书并没有正面给出智能或人工智能的定义,但是通过很多生动的例子,作者已经透露了对于此类问题的一些观点。读者也会注意到,人智能体会做的事情很多,会犯错误的场合也很多,而许多常见的错误并没有收入书中。为什么?我认为作者想表明,人智能体的智能并不局限于理性思维这样的高级形式。当下程序体常用的智能公式是: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或智慧),从作者罗列的大量视觉、听觉、触觉、体觉的实例来看,该公式对生物人智能的概括是否有所遗漏呢?另一方面,本书并不认为大脑是生物智能的唯一产地。
  在更广的意义上,人脑是一个复杂结构,各部分各司其职。例如脑干要担负起维持所在人生命的多种重要责任,包括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脑干是一种生命现象,与智能无关,而脑干模拟功能是人工生命的一部分,它与人工智能有关。如果要用人工智能技术构造一个人工生命,对脑干功能的模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推论:人工智能模拟的是否不仅仅是智能,而可能也泛指某种生命现象?但是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它是否管得太宽了?人工智能究竟是应该努力的目标,还是应该遵循的方法学?
  我在《人工智能》一书的前言中曾提到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有愚公、智叟两派。愚公派认为总有一天会把人工智能这座大山完全搬走(到那时机器像人一样聪明),智叟派则认为尽管挖尽之日永不会来,仍要努力挖山不应懈怠。我愿意站在智叟派一边,认为人工智能既是一种(无止境推进的)目标,更是一种(应该持之以恒的)方法学。
  最后我还想指出,人智能体固然爱犯错,但更能容错。为什么某甲能一眼认出某乙?尽管某乙外表已与当年初见时很不一样。为什么某丙能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尽管他从没遇到过类似情况。为什么不同的程序体被设计来处理不同的智能问题?而人智能体却能处理各种智能问题,尽管他只有一个大脑,其结构还是固定的。所有这些和人智能体的容错能力关系极大。为公平起见,建议作者在本书出版后再写一本《能容错的智能体》,至少和本书一样精彩,或者更精彩。
  【注】本文摘编自陆汝铃为张军平著《爱犯错的智能体》一书所作的序,原标题为《智能体和程序体的对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的程序体能处理不同的问题,在于它们有不同的选择机制。
  B. 当下程序体常用的智能公式尚未包括对与智能无关的生命现象的研究成果。
  C. 愚公、智叟两派中,智叟派认为程序体永远也达不到人类的智能水平。
  D. 人智能体的容错能力有利于解决一些陌生的、复杂的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以设问句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并起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B. 第三段开头进行让步论证,引出与第二段相反的方面,体现了思维逻辑的严谨完整。
  C. 第六段论述了人脑的复杂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说明人智能体与程序体互有优劣。
  D. 全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生动,观点鲜明,发人深省,兼具科普性和文学性。
  3. 以下程序体犯的错误中,最有可能归因于“模型都是针对有限前提”的一项是(   )
  A. 小洁将一段语音转成文字,程序把其中的“辽阔”转成了“寥廓”。
  B. 小洁将自己的证件照上传至某识花小程序,识别结果为“向日葵”。
  C. 校门口的人脸识别机常常分不清长相相似的小洁同学和小明同学。
  D. 小洁收到语音信息,转成文字后多是乱码,发现是对方语速过快。
  4. 本篇序言既与该书内容展开对话,也给该书读者以指引。请据此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5. 《流浪地球2》中刘培强带有试探性地“灵魂发问”——“MOSS,人类能活下OSS是影片中具有强大算力和独立意识的人工智能)请结合本文中人智能体和程序体的区别,尝试回答刘培强的问题并阐述理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在于它们有不同的选择机制”说法错误,理解片面。根据原文第②段“一个具备丰富先验和可靠选择机制的程序体”可知还有“具备丰富先验”这一条件。
  故选A。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遥远的回响
  吕新
  一代晋商,集体转身,依次退场,在时间的深处渐行渐没,分别以各自的方式与命运消失于历史的风雨之中。
  幕落下,时间的绛紫或深红或墨绿的帷幕落下,鼓,消音,锣,蒙尘,虽然脸朝上,却是另一种埋葬的方式,脸用蛛丝的手捂着,蛛丝儿结满雕梁,丝弦松开,不再紧绷。
  台下的人纷纷走散,因为台上的人不断地消失且不知所终。
  台上的人所以消失,是因为台下的社会在急剧地动荡,风吹落叶,泥沙翻滚。
  属于他们的表演或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与传说并未结束,不仅没有结束,相反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