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170字。
2025届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2024年9月18日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行37分钟后,器箭分离,将嫦娥六号探测器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后续,在地面测控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软着陆等过程,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域采集月表岩石和月壤样品,同时开展科学探测。完成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将在月面起飞,随后开展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转移至返回器;返回器将经历月地转移、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等过程,最终携带珍贵的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摘编自《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开启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光明日报》,2024年5月4日03版)
材料二:
近几年来,各国的探月任务都把月背当成了主要目标。而我们的嫦娥六号任务则更是迈了一个大步,直接去月背采样并返回。凭什么嫦娥六号可以去月背挖土?它会怎么挖土?它又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认识呢?下面咱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中国月面挖土不是第一次
其实到月球挖土咱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年底,嫦娥五号就已经成功实施过一次几乎一模一样的任务,只不过那一次,它着陆的地方,还是在月球的正面。那是咱们中国的第一
1. 下列对材料中嫦娥六号探测器月背采样返回过程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器箭分离 ②着陆器和上升器软着陆 ③上升器分离
④变轨、中途修正、制动、绕月 ⑤返回器着陆 ⑥上升器和轨道器/返回器月球上空交会对接
A. ①②④③⑥⑤ B. ①④②③⑥⑤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⑥④②③⑤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启了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
B. 嫦娥六号任务完成之前,美国、苏联和中国共十次成功登月,带回月球样本超382千克,嫦娥六号又带回约2千克样本。
C. 从月球正面采样并安全返回,似乎已经不是一个太难的事,真正难的是去月背采样返回,因为月背是视野和通信盲区。
D. 嫦娥六号和嫦娥五号的系统组成完全一样,都是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组成的,不过二者的着陆点不同。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比美国和苏联的探月计划起步得晚,目前我国仍须在探月技术上奋力追赶。
B. 我国已经有两枚鹊桥卫星飞行在月球背面,可能还会再发射,可见鹊桥卫星在探月上的重要作用。
C. 嫦娥六号本来是嫦娥五号的备份,两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说明这一阶段的航天技术没有进步。
D. 材料二对月背土壤的科研价值作了较详细、准确而肯定的表述,进一步表明月背采样的重要意义。
4. 材料二多处使用问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任务极其复杂,而材料二却讲解得浅显易懂,这是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月背采样及返回过程。材料一侧重于嫦娥六号的发射过程和技术细节,强调了任务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材料二则通过问答形式,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嫦娥六号任务的背景、难点及科学意义,特别是月背采样的独特挑战和预期成果。两篇文章相辅相成,既有技术层面的详尽描述,又有科普层面的生动讲解,使读者对嫦娥六号任务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描述,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月背采样返回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①器箭分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被鸟声叫醒
——马坊书之二
耿翔
我是被鸟声叫醒的。一睁眼,看见更多的鸟声,被晨光从浓稠的树叶里筛下来,大面积落在我的脸上和心上。真想伸手抓一把,放到眼前仔细认一认:这都是些什么样的鸟声?
昨天,我打开老家锁了好多年的木门,和从邻村赶来的姐姐,收拾着父母住了一世的屋子。在姐姐伸手将要打开门锁时,我要过钥匙说:这是父母一生出进次数最多的门,它被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