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9000字。
22级高三上学年开学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智能化建设。
首先,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化理论是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革命迅速发展,已逐步进入智能社会和智能时代,自动化开始向智能化过渡。因此,应围绕智能革命、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创新现代化理论。
其次,在智能化建设中,中华民族应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方式的优势。大量事实表明,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有重大影响。工业革命使欧美各国发展迅速,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与欧美各国善于和充分开发、利用“物能”密切相关。相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工业革命期间落后于世界,也与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物能”密切相关。其原因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性质完全不同,是以开发和利用人类“智能”为主的革命。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比西方各国晚得多,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位列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大国。其原因与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密切相关。经验事实表明,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有利于开发和利用人类“智能”。工业革命时代,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智能革命时代,中华民族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在智能革命中的优势,借鉴西方的分析性思维的长处,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而使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再创辉煌。
最后,加快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包括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三大类。一是机器智能化,包括各种机器、计算机、机器人、无人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等的智能化。二是网络智能化,涉及网络结构、资源配置、功能管理、业务承载等方面的智能化。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智能地决定服务提供方式,并动态适应需求变化,实现网络的“自动驾驶”功能。网络智能化不是简单的网络自动化,而是在自动化基础之上叠加了决策功能,这意味着原来由人来做的决策现在也由机器来完成。三是社会智能化,包括教育智能化、科研智能化、文化建设智能化、法律审判智能化、纪检监察智能化、国家安全智能化、调查研究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和家庭智能化等。只有进一步加快智能化建设,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智能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提高智能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快各行业、各产业的智能化建设。
(摘编自何星亮《智能化: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兼谈智能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材料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在产生就业替代效应的同时,还会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引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出现许多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市场需求大的新职业,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化理论是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与当下智能社会和智能时代格格不入。
B. 中华民族的综合思维方式优于其他国家,我们应充分发挥综合思维方式的优势,在人类历史上再创辉煌。
C. 《某网约车数字平台与女性生态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网约车司机和电商方面,女性从业者更具优势。
D. 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我国的就业形势将发生变革,需要认真审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世纪和20世纪,是以自动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21世纪以来,智能化成为时代特征。
B. 工业革命的成功取决于“物能”的利用,智能时代的成功取决于“智能”的利用。
C. 在人工智能时代复合型人才会大受欢迎,而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必然会遭到淘汰。
D. 智能化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加快智能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3. 下列选项中,属于材料一所说的“社会智能化”的一项是( )
A. 某社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大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B. 某快递公司为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利用无人机配送包裹。
C. 医生通过模拟或预测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D. 小明家的智能锁通过“密码”或“指纹”识别就能开锁。
4. 某市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就业的担忧,请从材料中找出你可能用到的论据,打消人们的顾虑。
【解析】
【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智能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就业的影响。材料一强调了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的不同,并提出了加快机器、网络和社会智能化建设的具体方向。材料二则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双重影响,既有替代效应,也创造了新就业机会,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积极作用。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 .“与当下智能社会和智能时代格格不入”说法错误,“创新现代化理论”意味着继承与发展。
B.“中华民族的综合思维方式优于其他国家”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中华民族应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方式的优势”。
C.“网约车司机和电商方面,女性从业者更具优势”依据不足,材料中只是说“女性网约车司机超过了26.5万”“电商平台购物优选的团长中,女性所占比例约为60%”。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节选)①
茅盾
凄凉的年关,终于也过去了。镇上的大小铺子倒闭了二十八家。内中有一家“信用素著”的绸庄。欠了林先生三百元货账的聚隆与和源也毕竟倒了。林先生自己呢,多亏商会长一力斡旋,还无须往乡下躲,然而欠下恒源钱庄的四百多元非要正月十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