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广东八校高三联合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1 8:23: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660字。

  2024年8月广东八校高三联合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看来,无聊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要素,在整个历史时期,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今天更是如此。
  无聊似乎是人类独有的情绪。囚笼中的动物确实会无精打采,但自然状态下它们是不会有这种类似无聊的反应的,因为它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搜寻食物或逃避敌人。无聊的本质之一,是人的机能没有“全力以赴”。逃离试图夺你性命的敌人肯定不是件愉快的事,但一定不会让你觉得无聊。无聊的另一本质,是现实环境与向往的环境之间存在反差而令人不满。无聊的人总是期望有事情发生——就算并非好事也行——从而感受到这一天总算有所不同。总而言之,与无聊相对的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逃避无聊确实是自然本性,人类从心底里渴望兴奋,特别是男性。农耕时代的生活容易单调乏味,一家人晚饭后围坐在一起,度过所谓的“幸福的时光”:男人在打瞌睡,妻子在编织,女儿则在想这种日子何时是尽头。机器时代到来之后,人们可以精神抖擞地寻找各种刺激。过去恋人们在整部小说里一直期待的激动人心的约会,今天的年轻人每星期都可以经历一次。而且社会阶层越提升,对刺激的追求也越迫切,他们不停地寻欢、跳舞、饮酒,乐此不疲。然而,昨夜越是刺激,今晨就越是无聊,越感到无聊难以忍受。如今人们比祖先少了一些沉闷乏味,反而更加害怕无聊。
  也许像挥霍经济资本那样挥霍生命资本是极不明智的。正如酒精之类麻醉品或许能让痛苦的神经得到舒缓,但人们决不可放纵本能,对其上瘾。嗜酒成癖的人对酒精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停止喝酒便无法忍受,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健康和感受的机能逐渐被摧毁,反而导致生活更加痛苦。同样道理,一定量的兴奋可以消除无聊,但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人们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为兴奋所代替,智慧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为了避免过度兴奋,一定量的无聊是不可缺少的。
  无聊并非都是不好的。伟大的著作总有乏味的章节,一本从头到尾都光芒四射的小说基本肯定不是一部巨著。伟人的生活除了少数重要时刻,同样平淡无聊。据说康德一生中从未走出过家乡康尼斯堡的方圆十英里。达尔文周游世界之后,剩下的时光全在家里度过。马克思掀起了几次革命之后,在大英博物馆度过余生。一切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工作,适当的无聊可以有效保护时间与精力,使人不至于在狂热的娱乐中虚耗生命。所以伟人们的显著特征往往是生活宁静,而他们的乐趣也绝不是外人眼中的刺激。
  这种忍受或多或少的无聊生活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现代父母很多没有意识到,过一种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对于儿童的重要性。他们给孩子提供太多不适当的娱乐,如太多的电影,太多的美食,太多的旅行——太多五光十色的东西对于孩子并非好事。
  孩子们的欢愉应该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而从自然生活中获得。我们都是自然之子,与动物、植物并无二致。自然的节律是舒缓的,对它来说,秋、冬与春、夏同样必要,休息与运动同样重要。相较于成年人,孩子更需要与自然生活的涨落节律保持联系。我曾见过一个城里的小男孩第一次面对乡村美景时,表现出来的神奇的狂喜。在成人眼里没什么让人兴奋的东西,他却跪在潮湿的地上,把脸埋进草里,发出含混不清的欢叫声。他的生命需要在原始的、单纯的幸福体验中得到满足,无疑意义深远。假如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很少能成为完善健全的人。以赌博为代表的许多娱乐,本身没有任何与自然相联系的元素。这类乐趣一旦停止,人就会觉得无聊和不快,有一种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匮乏感。相反,我们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的那些乐趣,蕴含着令人深感欣慰的某些东西;即使这种乐趣停止了,它们带来的幸福感也不会随即消失,尽管其欢愉程度也许不及那些更为刺激的放纵。
  现代都市人之所以承受非同一般的无聊,与他们离开了自然生活密切相关,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焦灼、枯燥和饥渴,犹如一趟沙漠之旅。为了逃避无聊,他们反而陷入了更为严重的无聊之中。
  (摘编自〔英〕罗素《幸福之路•无聊与兴奋》)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在逃避危险的敌人时不会感到愉快,但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需要尽量调动自己的机能。
  B. 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加害怕无聊,是因为焦灼、枯燥和饥渴的生活让现代人感觉更加沉闷乏味。
  C. 为了逃避无聊而去寻求过度刺激,会逐渐摧毁感受的机能而使人麻木,生活也因此变得更无聊。
  D. 自然生活未必像放纵自己那般欢愉,但带来的幸福感更持久,也不会让人产生奇怪的匮乏感。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无聊,人们应当“全力以赴”并调低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使之能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
  B. 农耕时代的生活容易单调乏味,既与当时物质条件相对有限有关,也与当时的文化氛围有关。
  C. 培养孩子忍受无聊生活的能力,让他与自然生活经常建立联系,有助于他成为完善健全的人。
  D. 不少现代人长期处于忙碌紧张之中,这种明显背离自然生活的节律,是他们痛苦的原因之一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人类生活既有深切关怀,也有犀利评论,体现了罗素作为富有人文情怀的哲学家的感性与理性。
  B. 文章以“幸福的时光”来指称单调乏味的时光,诙谐幽默;以“挥霍生命资本”比喻过度追求兴奋的行为,说理形象。
  C. 文章只有一处运用对比论证法来说理,那就是将农耕时代的生活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增强说服力。
  D. 文章在举例时,涉及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对象,所举例子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
  4.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阅读札记,在逻辑推断上有两处不当。请你简要说明。
  康德等人的例子表明,伟人的生活总是平淡无聊的。一定量的无聊可保护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依靠无聊才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学会适度忍受无聊,但我们也要学会自然生活。
  5. “深化理性思考”方法包括洞察本质、敢于质疑、辩证分析等。这些方法在本文的论述过程均有体现。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现代人感觉更加沉闷乏味”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如今人们比祖先少了一些沉闷乏味,反而更加害怕无聊”可知,现代人的生活并不比古代人的生活沉闷乏味,现代人“更加害怕无聊”则是人们为了避免无聊而不断地寻找各种刺激的后遗症。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芝兰之室
  季羡林
  我喜欢绿色的东西,我觉得,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即使是在冬天,我在屋里总要摆上几盆花草,如君子兰之类。旧历元旦前后,我一定要设法弄到几盆水仙,眼睛里看到的是翠绿的叶子,鼻子里闻到的是氤氲的幽香,我顾而乐之,心旷神怡。
  今年当然不会是例外。友人送给我几盆水仙,摆在窗台上。下面是一张极大的书桌,把我同窗台隔开。大概是由于距离远了一点,我只见绿叶,不闻花香,颇以为憾。
  今天早晨,我一走进书房,蓦地一阵浓烈的香气直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