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语文试题(五)(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1 9:13: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910字。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
  语文(五)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乡村都曾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面临各种挑战,而数字技术革命给农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全新改变。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兴起,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数字技术广泛融入农业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乡村发展和治理,已成为世界潮流。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和智慧农业方面的实践起步较早,形成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这些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发展融合生产、加工、销售终端全流程在内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如澳大利亚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全面的数据采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利用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管控、精准运行和科学管理。以色列采用数字技术建设了农业生产培训平台,将农业前沿技术、市场变动等信息向农业经营主体实时公开,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助力其提升农业生产技能。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20年启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此外,还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截至2022年6月,中国乡村网民规模达2.93亿;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领域广泛应用,乡村电商快速发展,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因地制宜,使数字乡村建设与地方实际和发展模式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运用应充分考虑特色产业方向,针对各地农技服务、乡村淘宝、直播带货、休闲农业、绿色农场、康养小镇等不同发展战略,采用多样数字技术路径。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体系,保证技术适宜同样重要。数字技术和应用的开发需要紧贴乡村需求和地方特色,推动其在乡村数字化治理、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市场流通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还要以人为本,培育乡村数字人才,增强农民数字素养,将数字技术积极运用于乡村福利、教育和环境等领域。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等建立公平合理奖励机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以数字技术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治是基本路径。如由政府搭建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方便村民通过智能手机实时查看社区状况和反馈问题,也为远离家乡的村民进一步了解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提供渠道,提高村民的归属感和投入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中国乡村深刻变革,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赋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这将进一步加快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步伐。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对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这一进程将会塑造乡村文明新形态,成为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亚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
  材料二:
  【本报记者李明杰2023年7月14日】安徽省各地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路径,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通过组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随着数字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乡村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技术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构成,这种技术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
  B. 澳大利亚已通过全面的数据采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利用平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
  C. 数字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并不平衡,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和智慧农业方面十分落后。
  D.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动态、外观以及阳光、温差、种源、虫害等生长环境进行精准管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B.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密切结合地方实际,走一条适合本地情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C. 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于乡村的发展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国家、省、县、乡各级政府,以及市场、社会的协同共治。
  D. 由于享受了“数字红利”,安徽歙县富竭镇的葡萄长势喜人、口感极佳,夏黑葡萄抢鲜上市,实现了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3. 下列选项,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世界的视角阐述了当前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的意义,为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B. 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显示了我国农村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努力,指出先进国家的经验极具借鉴意义。
  C. 以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为例,证明数字技术革命给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改变。
  D. 最后一段着意深远,将数字技术在我国农村的应用,上升到了推进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
  4. 两则材料的文体不同,表达方式也有所区别。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5. 为了促进安徽歙县富竭镇葡萄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进一步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由……构成”错误,缩小了概念范围,原文说的是“……为代表”,表明不止包括“移动互联网”等。
  C.“十分落后”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客观分析了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情况。
  D.“种源……等生长环境”错,“种源”不属于生长环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节选)
  [俄国]屠格涅夫
  我们连一群乌儿也没有碰上,后来就去了另外的迹地[注]。这儿一些新伐倒的白杨树可悲地躺在地上,压住了一些青草和小灌木;其中有些树上的叶子还是绿绿的,可它们已经死了,从一动不动的树枝上萎靡地耷拉下来,其他树的叶子已经干枯了,蜷缩了。一堆堆新鲜的黄白色木片躺在潮湿发亮的树墩旁,散发着特别的沁人心脾的带苦味的气息。在远处靠近树林的地方,斧子发出沉闷的响声,每隔一会儿,就有一棵青葱的树木好像鞠着躬、伸开两臂似地庄重而缓慢地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