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2 18:18: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873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共3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春秋笔法”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模式,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当下学术界,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结构安排等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春秋笔法”是中国叙事学有别于西方叙事学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
  “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也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
  (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材料二:
  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史传之叙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中国小说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文言小说直接由史传衍生出来,其叙事传统继承史传自不待言;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为它的主要创作者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也纳入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春秋笔法”进行系统研究与阐释 当前中国文论的“失语症” 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
  B. “春秋笔法” 中国史传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 中国叙事学有别于西方叙事学
  C. 文人雅士成为白话小说的主要创作者 白话小说纳入史传叙事传统 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最终合流
  D. 限知性的客观叙述 叙述视点的随意转换和对角色隐衷的随意代述 作者这一真正的叙事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源于中国儒家的“春秋笔法”连接多个学科,是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的体现,对其进行重新发掘、梳理、阐释,有助于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
  B. 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仍制约着中国叙事学体系的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
  C. 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不仅需要研究源头上“写什么”“不写什么”等内容,更要了解作品背后的褒贬美刺与结构安排。
  D. 中国的文言小说直接继承了史传的叙事传统,而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的白话小说自然携带了口头文学主观叙述的叙事特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有关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别了,不列颠尼亚》写到“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叙事者在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中包含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B. 《茶馆》塑造了面貌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得益于作者采用全知叙述,让叙事者能自由进入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
  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表明了叙事者伴随在读者身边,提醒读者注意作品的主要内容。
  D. 《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蜀汉这条线索最重要,着墨最多,按春秋笔法的笔与削来看,这体现了作者抑曹尊刘的褒贬立场。
  (4)请以《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为例,简要说明《红楼梦》是如何将叙述者戏剧化的。
  (5)法国汉学家于连认为,“春秋笔法”是一种“迂回”的话语表达,对它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看法的理解。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完成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据此看出是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并未说“完成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
  B.“采用中国史传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错误,材料二第一段“‘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而非“中国史传”。
  C.“文人雅士成为白话小说的主要创作者意味白话小说纳入史传叙事传统,决定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为它的主要创作者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也纳入到了史传叙事传统之中。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是中国文化所决定的历史发展归宿”,据此看出,是中国文化决定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而非“文人雅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
  徐纪周 朱俊懿 白文君
  新华里小区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春晚开场的喜庆音乐,这一切突然被警车鸣笛声所打破。楼下围着不少看热闹的群众。在朝着楼上的窗户查看,虽然窗户紧闭但还是会有惨叫声偶尔传出。安欣和李响身着便装,举着警官证,分开人群挤进去。到了唐家门口,发现唐家房门大开,屋里一片狼藉。唐小龙和唐小虎挥着棒子带着另外的治安员围着地上一个人死命踹着。地上的人佝偻成一团,一动不动。
  一马当先的安欣见状,大喝一声。“警察!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