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寒假验收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8030字。
2024届高三年级寒假验收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33分)和第Ⅱ卷(117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一、(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可谓家喻户晓,(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作于湖北襄阳的鹿门山,当时,诗人是一位山中隐士。难怪,也只有身处“慢生活”的隐者,才有那样闲适的心境,去对大自然“侧耳倾听”。
走进鹿门山,仿佛( )了尘世的喧嚣。______。满目只见苍翠欲滴,两耳只闻鸟鸣不绝。在这大自然的音响中,脚步不觉放慢了许多,每隔一段路程,都可邂逅一段典故、一处风景,让你驻足流连,( )在更纯净、幽雅的精神世界中。
孟浩然一直生活在政治清明的天宝末年以前,由于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不仅仅使他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浩然书院是他日常读书的地方。现在的书院为后人在故居旧址上复建而成,坐西面东,四进院落。院中种有诗人敬仰效法的松竹梅,松下有一石雕,孟公手握长卷,醉卧山林,畅怀淡然,( ),名为“白首卧松云”。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深入人心 隔绝 徜徉 栩栩如生 B. 路人皆知 隔离 陶醉 栩栩如生
C. 路人皆知 隔绝 徜徉 惟妙惟肖 D. 深入人心 隔离 陶醉 惟妙惟肖
2. 下面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A. 远眺,层林叠翠,白云缭绕,山峦环抱;近看,茶园葱绿,松竹并茂,溪流潺湲
B. 远眺山峦环抱,层林叠翠,白云缭绕;近看溪流潺湲,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C. 远眺,山峦环抱,白云缭绕,层林叠翠;近看,溪流潺缓,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D. 远眺山峦环抱,层林叠翠,白云缭绕;近看溪流潺湲,松竹并茂,茶园葱绿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使他不仅仅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
B. 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使他不仅仅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
C. 由于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不仅仅使他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而且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
D. 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使他不仅仅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而且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第一空,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褒义词。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贬义词。语境中与“家喻户晓”并列,应填褒义词“深入人心”。
第二空,隔离:使隔绝往来,不让聚在一起,对象一般指人。隔绝:隔断(联系、音信、信息等),对象一般是物。语境是鹿门山没有尘世的喧嚣,故选“隔绝”。
第三空,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上文语境说“让你驻足流连”,是在精神世界中闲游,故选“徜徉”。
第四处,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语境是石雕像活的一样,故选“栩栩如生”。
故选A。
二、(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兴技术一般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非专业人士往往难以对技术应用后果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在应用初始阶段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和法治缺失。如果科技工作者缺乏应有的科技伦理操守,就容易被资本力量、商业行为所裹挟。比如,一些网上商家滥用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差异定价的“大数据杀熟”,使市场伦理、商业伦理受到冲击。再如,滥用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推荐,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判定其喜好,“投其所好”推送特定种类信息,制造“信息茧房”效应。又如,基于人工智能的“AI换脸”“深度伪造”等技术应用,可能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和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