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9970字。
2024年河东区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16、17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本试卷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人沈德潜说,李白“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正因为如此,“太白所以为仙才也”。李白的风格豪迈、奔放,充满着激情,所以他的奇是超俗的、变化无穷的、豪放不羁的, ,令人目不暇接。诗中的历史神话传说富有悲剧的崇高美,而描绘景色则用大幅度的跳跃手法,忽而山,忽而水,忽而峰巅,忽而深渊,犹如一组组( )的电影镜头拼接在一起,在我们的眼前快速掠过,读者的心为之震荡!李白的奇,并不表现在用僻词冷字来做文章,而是一种压倒一切的气势,一种行气如虹、走云连风的艺术境界。《蜀道难》这首诗遣词造句自然流畅,如同大江一泻千里。它有一种感染力,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紧紧地攫住读煮的心,它控制着读者的情感脉搏。这样,作者、作品和读者常常( ),当我们欣赏这首诗的时候,似乎和诗人一同( )了蜀道的艰难,对于那些险峻的蜀地山川,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惊艳 融会贯通 体验 B. 惊险 融为一体 体验
C. 惊艳 融为一体 体悟 D. 惊险 融会贯通 体悟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瑰丽的神话传说,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
B. 通过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瑰丽的神话传说,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
C. 通过瑰丽的神话传说,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
D. 通过瑰丽的神话传说,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有一种感染力,紧紧地攫住读者 心,它驾驭着读者的情感脉搏,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
B. 它有一种感染力,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感动着读者的情感脉搏,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
C. 它有一种感染力,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驾驭着读者的情感脉搏。
D. 它感动着读者的情感脉搏,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有一种感染力,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惊艳:意思是看到了非常美丽或者精彩的事物而惊奇、内心受到震动。惊险:指场面情景危险,使人惊奇紧张。根据“电影镜头”可知应是描绘场面情景,应用“惊险”。
第二空: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道理融合贯穿,从而获得对事物全面、透彻的理解。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根据“作者、作品和读者常常”可知是三者的关系很密切如同一体,应用“融为一体”。
第三空:体验: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指查核、考察。体悟:意为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强调的是身体力行。根据“蜀道的艰难”可知应是与诗人一同亲身经历蜀道之难,应用“体验”。
故选B。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国家建设与文化遗产确认是一个并行同构的过程。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既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本质要求,又是实施国家战略的内在需求。非遗保护本质上是共同体建构与维护的体现,而国家正是由众多非遗共同体构成的文化、政治共同体所组成的,保护非遗是国家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重要方式,与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殊途同归。
非遗保护是以激发社区的文化自觉自信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