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10 22:04: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3 总计:1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460字。

  广东省揭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
  材料二:
  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人讲究含蓄,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隐藏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只是简单罗列了几个意象。
  B. 中国远古时期的经济基础与自然有紧密的联系,这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C. 英美诗歌强调表现人们的特殊心理,采用直率的表现手法,虽然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符合西方人的口味。
  D. 西方诗歌中的二元分立观念与西方化土壤密切相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灵魂与物体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存在的观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结尾描写黄昏的场景,最后一句与前文好像没有直接联系,是为了表达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感。
  B. 西方二元分立逻辑观念使得诗歌中的主体与被描述的对象间存在明确界限,这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天人合一”形成对比。
  C. 中国古典诗歌中,尽管主体常常缺席或被隐藏,但通过诗歌的内容,读者可以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品质。
  D. 无论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只要诗歌的主体被改动,其有机整体性就容易受到损害。
  3. 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有关诗歌翻译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人”一句翻译成英语时,“夜归人”到底是谁,并不能明确,此句在英文中对“夜归人”的理解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
  B. 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故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意义上的差别。
  C. 遥韵是《诗经》的特色韵律,隔章同一位置押韵。这种韵律在英文翻译时常常被较逼真地复制出来。如《郑风•狡童》二章英译中,每章四句,一、三两句两两互押遥的。
  D. 《西风颂》属于十四行诗,是格律最严谨的西方诗体。但这一独特的音乐元素却被译者悉数清除,什么一步一抑扬的节奏,什么三行一转韵的韵式,统统不见了。
  4. 材料二第②段和第⑥段都运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请分别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材料二通过《梅花》的两个版本,展现了主体在场与缺席情况下的诗歌风格差异。这两种风格导致读者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存在显著的不同。请从两个版本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版本一:主体在场版    本二:主体缺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
  B.“这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这种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风格”可知,是先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再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而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影响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痕
  宗璞
  大雪纷纷扬扬,大片的雪花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把整个天空都塞满了。
  逯冬从公共汽车上下来,走进雪的世界。他被雪裹住了,无暇欣赏雪景,很快走进一座大厦,进了观景电梯。这时再看飞扬的雪花,雪向下落,人向上升,有些飘飘然。他坐到顶,想感受一下随着雪花向下落的感觉,便又乘电梯向下。迷茫的雪把这座城市盖住了,逯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