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25 5:42: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230字。

  试卷类型:A
  汕头市2023-2024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音乐和语言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在这一点上,语言和音乐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语言形式的美不限于诗的语言:散文里同样可以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从前有人说,诗是从声律最优美的散文中洗炼出来的。也有人意识到,具有语言形式美的散文却又正是从诗脱胎出来的。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没有意义的;只是要是语言,就可能有语言形式美存在,而诗不过是语言形式美的集中表现罢了。
  在音乐上,两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最整齐匀称的乐段是由长短相等的两个乐句配合而成的,当乐段成为平行结构的时候,两个乐句的旋律基本上相同,只是以不同的终止来结束。这样就形成了整齐的美。同样的道理应用在语言上,就形成了语言的对偶和排比。对偶是平行的、长短相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的、但是长短不相等的两句话。或者是两句以上的、平行的、长短相等的或不相等的话。
  远在第二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就以善用排比的语句为人们所称道。直到现在,语言的排比仍然被认为是修辞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排比作为修辞手段虽然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偶作为修辞手段却是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虽然双音词颇多,但是这些双音词大多数都是以古代单音词作为词素的。各个词素仍旧有它的独立性。这样就很适宜于构成音节数量相等的对偶。对偶在文艺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骈体文和诗歌中的偶句。
  骈偶的来源很古。《易•乾卦•文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左传》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这种例子可以举得很多。六朝的骈体文并不是突然产生的,也不是由谁规定的,而是历代文人的艺术经验的积累。秦汉以后,文章逐渐向骈俪的方向发展,例如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说:“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水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又说:“节同时异,物是人非。”这是正向着骈体文过渡的一个证据。从骈散兼行到全部骈俪,就变成了正式的骈体文。
  对偶既然是艺术经验的积累,为什么骈体文又受韩愈等人排斥呢?骈体文自从变成一种文体以后,就成为一种僵化的形式,缺乏灵活性。从而损害了语言的自然。骈体文的致命伤还在于缺乏内容,言之无物。作者只知道堆砌陈词滥调,立论时既没有精辟的见解,抒情时也没有真实的感情,韩愈所反对的也只是这些,而不是对偶和排比。他在《答李翊书》里说:“惟陈言之务去。”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里说:“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他并没有反对语言中的整齐的美。没有人比他更善于用排比了:他能从错综中求整齐,从变化中求匀称。他在《原道》里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又说是:“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这样错综变化,就能使文气更畅。尽管是这样,他也还不肯放弃对偶这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试看他在《送李愿归盘谷序》所写的“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和在《进学解》中所写的“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无一不是文质彬彬、情采兼备。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语言中的对偶和排比,的确可以构成形式的美。在对偶这个修辞手段上,汉语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这一艺术经验是值得我们继承的。
  (摘编自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
  材料二:
  诗歌离不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之可贵,在于它能高度地进行艺术概括,揭露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内在矛盾,突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中的矛盾,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从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美和音乐美都具有整齐、抑扬、回环的特点,因为它们都要追求在声音表现上的和谐。
  B. 从声律最优美的散文中洗炼出来的诗,是语言形式美的集中表现,比散文有着更高的艺术价值。
  C. 以对偶为主要修辞手段的骈体文,从骈散兼行发展到全部骈俪,是历代文人艺术经验的积累
  D. 律诗规定了必须采用对偶,对偶要求在写作中揭露矛盾,这样有利于作者辩证思维的形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两个长短相等、结构平行、旋律上基本相同的乐句构成的乐段,具有音乐上的整齐之美。
  B. 对偶要求形式上整齐匀称而内容上必须有所差异,这形成了它既有形式美又有辩证性的艺术特征。
  C. 排比修辞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偶修辞却是汉语独有的,因为汉语中的单音词素具有独立性。
  D. 哲学与文学 结合,让有丰富辩证法思想的佛教和道教学说在唐代先后出现,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 是(   )
  A.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以对偶句式从侧面烘托表现月光的洁白明亮,整个意境浑然天成。
  B.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既有对偶的形式美,内容上又呈现了色彩美、动态美。
  C. 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采用对偶的修辞,表现时人耻于相师的心态,体现作者的辩证思维,形式上具有整齐美。
  D. 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以对偶形式写诗人回忆夜雪战船、秋风铁马的过去,形式整齐,气概豪迈。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对偶”这一语言形式,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
  5. 杜甫《石壕吏》中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采用了对偶这一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比散文有着更高的艺术价值”错误,原文只提到“诗是从声律最优美的散文中洗炼出来的”“而诗不过是语言形式美的集中表现罢了”,并没有将两者进行比较,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日的游程
  郁达夫
  去年有一天秋晴的午后,我因为天气实在好不过,所以就搁下了当时正在赶着写的一篇短篇的笔,从湖上坐汽车驰上了江干。在儿时习熟的海月桥、花牌楼等处闲走了一阵,看看青天,看看江岸,觉得一个人有点寂寞起来了,索性就朝西的直上,一口气便走到了二十几年前曾在那里度过半年学生生活的之江大学的山中。二十年的时间的印迹,居然处处都显示了面形:从前的一片荒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