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00字。
识得庐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2004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处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
1、审中心。
因为引子材料的抒情色彩决定了主题思想的褒义性,所以考生应该把赞美、弘扬人性美与社会美作为主旋律。当然,围绕写作中心,内容的取材既可以写山和水的自然风光,也可以由“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人的性格、品行等。
2、审立意。
写作中心明确了,还必须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立表达的意旨。无论是写大自然的造化,还是写人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都必须由表及里,由物及人,既符合逻辑思维,又要表明写作目的。
3、审结构
从文题来看,“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个并列式短语,毫无疑问,可以从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上找准切入点。不过因为写作要求说明 “话题包含两个方面,可以就一个方面写作,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所以,如果只单刀直入写一个方面,那么就一定不要再拖泥带水的涉及其另一方面了。
4、审体裁。
众所周知: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只要你确定了哪一种文体就必须严格地按照此文体写到底。例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且要明确其六个要素;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其中观点要鲜明,论据要确凿,论证要严密。当然,在此基础上你也可以发挥自己擅长的文体优势,譬如可以抒写优美的散文、诗歌;编写生动的戏剧、童话、寓言等等。
5、审语言。
从历年高考作文的语体风格来看,不外乎华丽与朴实之分。这两种美,因其题材、体裁,以及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而显出高低。而我们有不少考生,被引子材料的高雅文字所吸引,以为要写好这个话题,用语非得华彩不可。这里需要突出说明的,也是高考作文常常出现的大忌。即堆砌辞藻,辞肥义瘠;生造词语,令人费解;文白相间,不伦不类;说东扯西,含混不清;中英(英文)夹杂,新新人类……所以,高考作文用语一定要讲究平实、质朴,流畅、生动,力求达到既要朗朗上口,又要形象感人的目的。
思考要见深度,要见新意,也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