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88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动物纹样是实用美术中应用极广的装饰,它以动物的自然形象为依据,可又不是动物自然属性的摹写,它以自己的形象内涵,赋予人们以某种哲理观念,表达时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因此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
商周时期的动物纹样有器形化立体造型、简化写实型立体造型、侧影式分离组合型适形造型、侧影式写实简化适形造型、侧影式简化变体型适形造型等主要类型。器形化立体造型用于青铜酒器尊、彝造型为最多。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和天命神权等宗教内涵相关,因此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主要手法是在鸟兽形器体周身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使之神秘化。简化写实型立体造型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各种鸟兽形玉器为代表,动物的形体结构只用几根简单的线条加以刻画。侧影式分离组合型适形造型是商周青铜器主要的纹样造型方法,主要题材有饕餮纹、龙纹、夔纹等。
秦汉正处于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汉武帝击破匈奴,都表现了气势磅礴的创业精神。秦汉时期的动物纹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进取的精神。汉代各地工艺美术的形式,也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山东嘉祥画像石造型严谨,江苏睢宁画像石造型细致,四川画像石造型自然。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是秦汉艺术和动物图案的特色。
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例如长安昭陵刻着六匹带箭的骏马,通过战马来歌颂开国皇帝的功绩,激励后人恪守祖业。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动物图案随着文化的发展,充实了寓意内涵,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调。躯体肥壮,形象丰美,性格温顺,动态安详,是盛唐以后动物造型的特征。唐代动物纹样造型吸收外来文化的滋养,形式更为多样化。最明显的例子是吸收波斯联珠纹形式的影响,联珠纹呈波斯萨珊王朝的风格,这类纹样在丝绸之路出土的织锦中极为多见。
古代的封建政治走向下坡路,已经失去了向上发展的生气,动物纹样从此失去了创造性。宋以后流行吉祥图案,用动植物和人造物的谐音或借形喻义,表达某种吉祥的含义。明清时期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图案造型渐趋定型化、形式化,动物图案除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刺绣、蜡染等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的作品,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拙稚动人,能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而有高度的艺术水平之外,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简述)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莫里斯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先驱,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将东方图案转化为经典的欧洲纹样,比如他设计的莨苕叶纹,叶子和花朵围绕S形主茎进行各种翻转和弯曲,极富柔韧性的波状线条使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感。这种具有想象力的植物形态又启蒙了欧洲的新艺术运动。
威廉•莫里斯的莨苕叶纹其实是一种以波状藤蔓为主要结构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时期动物图案具有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的特色。
B. 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具有结体肥壮、形象丰美等特征。
C. 魏晋时期的忍冬纹,主要原型为金银花茎蔓,经提炼加工后,主要用于建筑的边饰和佛教艺术。
D. 卷草纹源于西方,落足中国后,形成一种本土化新样式,表现出全然不同于西方的审美趣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物纹样能够表达时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而时代特征也影响着动物纹样的特点。
B.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因此采用在鸟兽形器体周身普遍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的手法,使天命神权神秘化。
C. 明清时期动物图案,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D. 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出了面向自然、重视人性的新趣味,对以后中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和整体审美意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尾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隋书•何稠传》记载,“波斯尝献金绵锦袍,织纹殊丽。上命稠为之。稠锦既成,逾所献者,上甚悦”。
B. 波斯的萨珊王朝风格联珠纹,传入中国后中间的动物纹逐渐消失,纹样外围的花卉团窠环越来越大,形成了花卉团窠纹样,即宝相花。
C. 唐代窦师纶吸收中亚、西亚等地的图案题材和表现技法,洋为中用,创造出寓意祥瑞、章彩奇丽的各式新颖绫锦,被称为“陵阳公样”。
D. 原产中亚的玻璃八棱杯,流入唐朝之后,工匠仿制出了陶瓷质八棱杯,并开创了带把手的八棱杯。
4. 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唐代流行纹样的一项是( )
A. B.
C. D.
5. 材料一、材料二的论说对象分别是什么?各自主要从哪个方面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具有结体肥壮、形象丰美等特征”错。结体肥壮,形象丰美,是盛唐之后的特征。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此”错。由原文“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和天命神权等宗教内涵相关,因此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主要手法是在鸟兽形器体周身刻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物凝视(节选)
鲍尔吉•原野
蝴蝶给波斯菊写信:
亲爱的波斯菊,你知道吗 主人阿拉木斯的两只小山羊恋爱了。阿拉木斯有200多只羊都是绵羊。每天清早,阿拉木斯赶着这些绵羊去扎格斯台河西边的草场吃草,天黑了才回来。它们咩咩叫着往家跑,像一片翻滚的白石头。
这两只小山羊是阿拉木斯的女儿葛根花从新疆买来的宠物。它俩跟绵羊不合群,也不去扎格斯台河边的草场吃草。山羊吃菜叶子,吃主人丢掉的苹果核,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