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1.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和I-U图象,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2.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导体的伏安特性
1.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纵轴表示电流I,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第六节 走进门电路
第七节 了解集成电路
1.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的意义,理解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以及这些逻辑关系的真值表.
2.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3.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研究闭合电路
1.了解内电路、外电路,知道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动势降落之和.
2.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各物理量及物理意义.
3.会用定律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内电路和外电路.
(1)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
第四节
认识多用电表(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1.了解多用电表的结构,会用电阻的串并联知识分析其原理.
2.会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电学量.
3.会用多用电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和极性.
4.会用多用电表查找电路的故障.
指针式多用电表由表头、测量电路、转换开关以及红、黑测量表笔等组成.
第五节 电功率
1.知道电功的概念,能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
2.知道电功率的概念,能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焦耳定律,能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
4.体会电功与电热的区别.
5.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1.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知道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一、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
1.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线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量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3 V),直流电流表(0~0.6 A)、直流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0~10 Ω)、米尺、螺旋测微器、不同合金制成的导线若干、开关1只、导线若干.
3.电阻定律:均匀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是R=ρlS,式中ρ是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二、电阻率ρ
4.电阻率ρ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它的单位是欧姆米,符号Ω•m.
5.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表明,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
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
2.能够画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图,并能连好实物图.
3.能够运用“代数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依据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改变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几组U、I值,由U=E-Ir可得E=I1U2-I2U1I1-I2、r=U2-U1I1-I2.以上方法误差较大,为减小误差,实验中至少测出6组U、I值,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然后在U-I图中描点作图,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实验: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及正确读数方法.
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3.进一步熟练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伏安法测电阻.
二、电阻率的测定原理
把金属丝接入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金属丝中的电流,根据Rx=UI计算金属丝的电阻Rx.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由S=πd24计算出横截面积S.
根据电阻定律Rx=ρLS,得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公式ρ=RxSL=Uπd24IL.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一、实验目的
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2.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灯泡电阻很小,如果内接电流表,分压明显.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使电压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
三、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4~6 V直流)、小灯泡(4 V、0.7 A或3.8 V、0.3 A),电流表(内阻较小)、电压表(内阻很大),开关和导线、滑动变阻器、坐标纸.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