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华和凝华》习题1.doc
《四、升华和凝华》教案1.doc
《四、升华和凝华》课件1.ppt
《四、升华和凝华》习题2.doc
《四、升华和凝华》学案.doc
碘的升华和凝华.flv
干冰的升华.flv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冰箱中的小冰晶.jpg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雾凇.jpg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png
生活中的升华凝华-干冰舞台效果(1).jpg
生活中的升华凝华-干冰舞台效果.jpeg
升华和凝华典型例题.doc
共2个课件,2份习题,1份教案,1份学案,2个视频。
《四、升华和凝华》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 教学重点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难点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四、 教学准备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瓶塞、枯树枝、樟脑丸、火柴、投影片等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画面):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新课讲授:
1、实验探究:人工造“雪”
分组实验:
《四、升华和凝华》习题
一、选择题
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
A、升华B、凝固C、凝华D、液化
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结冰后会逐渐变干,原因是发生了()
A、蒸发B、升华C、凝华D、凝固
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
A、液化和凝华 B、熔化和汽化
C、凝固和升华 D、凝固和熔化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
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
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
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
二、填空题
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
《四、升华和凝华》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提出物质固态、气态直接变化的可能性。
2、通过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变化,认识升华和凝华。
3、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二、基础学习
1、物质有_____ 、_____ 、____ 三态,由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是_____ 和_____ ,由固态和液态间的变化是_____ 和_______ ,由此推想固态和气态间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2、将少量的碘物质用玻璃泡密封起来,做成锤子的形状,称为碘锤。对玻璃泡微微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的空间弥漫着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展示的碘由固态直接变为______ 叫做_______ ,由气态直接变为______ 叫做_______ 。
4、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工降雨的三种方法:一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如用飞机播撒干冰,靠干冰的_______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_______ 成冰晶或_______ 成小水滴,形成降雨。二是向高空播撒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三氯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___ 或_______ 的物质,使云层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形成降雨。三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形成降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