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考试大纲“发展等级”的刍议
作者:刘立影 时间:2007/4/13 19:17:0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93
一 发展等级的阐释
《考试大纲》中写作部分有言: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文体裁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发展等级”的具体表述为: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体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4有创意,见解新颖,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深刻”是就思想内容而言。记叙文固然不乏思想深刻之作,但这里主要是针对议论文。所谓“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此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查事物,辩证剖析问题,切中要害,多方阐发,逐层说清所以然。
“丰富”的要求主要是针对记叙文而言。记叙文要叙事、要写人、要描景。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写人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理解程式化;景物描写要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或创造气氛、或衬托渲染、或寓意象征、或意境深远,皆以佳景真情取胜。另外,“材料丰富”也适用于议论文,广征博引,纵横开阖。议论文写作能够做到材料丰富,也可以得到发展分。
“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级语言要求。“词语生动”应拥有丰富的词语做基础,一般说,“词语生动”主要靠用好动词、形容词,以增强文句的形象性,另外也表现在成语的恰切运用上。“句式灵活”是指在作文是能够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句式,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想象,何谓善用?那就是当用才用,且灵活运用,力求做到有创意不落窠臼。具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能使修辞手法自然而然地服务于思想的表达上。“文句有意蕴”是说文章语句蕴蓄着深刻的哲理或包含着历史的反思,或夹杂着几许幽默感。它自然不是一眼能望穿的浅薄,但也不是故作高深的隐晦,而是一种具有创透力的凝厚,这种语言风格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成熟的产物,绝不是单纯的语言训练所能实现的。
“有创新”要首推构思的创意,这是最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从确立主题到运筹思路,从谋篇布局到剪裁材料,从过渡照应到遣词造句都属于作文构思的系列思维活动。“推理独到”主要针对议论文而言,要善于运用比较艺术论证方法。“想象独到”主要针对记叙文而言,要大胆,但不悖謬,要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想象,不要“人云亦云”。而“个性特征”主要是指一篇文章或在表现手法上、或在篇章结构上,或在感情色彩上,或在语言风格上有自己的某种特色。
二 近几年来考生作文的浮躁
高考作文共占60分,其中“基础等级”占50分,“发展等级”占10分。又由于话题作文的引入,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考生在“基础等级”分上拉不开距离,所以“发展等级”的10分次是就倍显诱人。致使老师、专家为了指导考生获得发展分,而苦思冥想出了很多“对策”。各种作文规则、技巧、秘诀铺天盖地而来,作文成了“套公式”,这个不灵就尝那个。如此被功利所诱惑,考生爱上了花俏的形式,本该轻松愉快、真实自然的“习作”就变成了“做作”。
下面看一篇考生作文:
聆听一个千年王朝
聆听这首乐曲,让我目睹了一个王朝由辉煌到衰亡:眼看它起朱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
——题记
开初,那是什么?21世纪的脚步,踏在一片神鸦社鼓的积淀中迷失了方向,周围环绕着的是一片暮鼓晨钟,诡秘不觉,该是大宋的子民在膜拜者高高在上的宗室,还是千年的幽魂在惋叹这逝去的年华?
宋朝的门开了,飘扬的古琴声,纤细的婉转,如白居易的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如宫中的侍女,望着眼前那一片灰暗的天低吟浅唱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同李易安“应是绿肥红瘦”,却句句换回“却道海棠依旧”的无奈……空中不时飘飞的是一片沉郁的漠然。
突然,琴声陡转,多了一点点愁,一点点怀才不遇的感慨,是苏轼吗?凌乱的鬓发,飘飞在猎猎的西风中,歌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陆游吗?给外面的风空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壮志,琴音里和上了琵琶,不是浔阳江上的歌女追忆着流金岁月,旧时的记忆都在角落里发了黄,正如那张清明上河图。
琴声不知何时变成了萧声,鸣咽着,弥漫于月下,让人想起了“萧声咽,秦楼梦断秦楼月”。这样的萧声,是否便是二十四桥上的芳魂,明月夜里的哭泣?
然而,古典而又单调的鼓声响起,极致的雄浑无情的踏碎了大宋治国平天下的梦想。诗人的浪漫,文明的礼教,赶不走进兵的掠夺,一对对马车载着高贵的王族历史向东北:纯洁无瑕的公主,端庄华贵的太后……
弦儿啊,你要说得可不就是这个意思,那纤纤的玉手,那本应在吴宫采莲、木兰舟里摇桨的玉手,却在水窟旁搓洗着衣服!
一声哀怨的二胡,把哀怨扩散到每个人的心里,这哀怨,可是千百年来读书人的长叹?
岁月俱无言,只留下了一个被深深震撼的我,在震撼中百感交集。
这篇考场作文可谓文采飞扬,作者试图以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为线索,呈现自己对当时王朝的回忆想象,同时大量引用古典诗词,颇见积累的功底。但作者太过追求作文的“意识流”,造成逻辑思维零碎散乱,让人不知所云。试想这样的思想表述能证明学生的作文能力很高吗?这样“有文采”的文章也许只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难道语言的精美就可以遮百丑了吗?
此类考场作文比比皆是。除此以外,还有一写语言干瘪而体裁另类的作文,如“实话实说”、“辩论会”、“求职信”、“审判报告”等等。这些都透露着中学生作文的浮躁之风,缺少“真”的表达,形式风由重。
总结
作文的本质是表达,是与他人、社会或是自己的交流。把要表达的思想,要传递的信息用适当的方式写出来,就达到了作文的基本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如要舍弃内容,追逐形式,那将是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了。中学生作文的这种浮躁之风与考纲规定的“发展等级”不无关系。“发展等级”的四个主要方面和十二个采分点,被中学作文教学人员教条地理解了。那么,作为具有强大指挥作用的考试大纲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作文部分的表述以及“发展等级”的分值权重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