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学语言教学体系
作者:庄文中 时间:2007/4/21 10:15:5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98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不理想,效率不高,其瓶颈是语言教学效率不高。如果给语言教学确立一个恰当的支点,就能让中学语文教学有效地转动起来。笔者自1985年以来先后参与国家教委的中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参与语文教材的编写、研究工作,参与北京市文教“八五”“九五”语言教学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想法。这里试图构建中学语言教学体系,抛砖引玉。
一、中学语言教学的教学目的
根据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学语言教学目的可以这样规定:
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养成实用语感。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能够理解一般文章语言和口语的准确性、严密性,能够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够鉴赏文学语言的生动和优美;具有写作和说话的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能力。养成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素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分解式语言教学体系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规定了语言教学的基础知识,如汉字、语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然而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语言能力,没有明确规定高中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规定的基础知识都是语言学各分支的分解的知识,如语法知识有词类、短语、单句成分及分析、复句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下面构建分解式的语言教学体系。初中、高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体系(表一)
语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规则
初 2.标点符号用法
3.汉字构造(以形声字为主)
一 4.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5.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
6.语素、词、短语
7.比喻、借代、拟人、夸张
8.积累词语和选用词语(一)
9.辨析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10.理解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一)
初 11.句子成分和结构分析
12.变换句式
13.对偶、排比、反复、对比
二 14.修改语病和锤炼词句(一)
15.规范、简明、连贯、得体(一)
16.复句和关联词语
17.分析二重复句
18.委婉、反语、反问、设问
19.掌握词句的表达效果(一)
20.语言和思维(一)
21.语言的文明和优美(一)
22.名言警言(一)
语言基础知识
1.语言运用和语境
2.积累词语和选用词语(二)
高 3.分析长单句和二、三重复句
4.理解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二)
一 5.语言和思维(二)
6.分析句群(句与句之间)
高 7.掌握词句的表达效果(二)
8.掌握语体特点
二 9.领悟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含蓄性
10.规范、简明、连贯、得体(二)
11.修改语病和锤炼词句(二)
高 12.语言的文明和优美(二)
13.汉语和民族文化
三 14.名言警句(二)
初中、高中语言基本能力教学体系(表二)
1.用普通话听读字、句、段的能
2.感受、积累语言材料的能力
3.理解语句的结构和显性语义的能力
4.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隐含语义
5.理解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6.理解语体的语言特点的能力
7.领悟文学语言的形象和含蓄性
8.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9.由此语言材料联想彼语言材料
10.由语句的显性语义联想相关的 隐含语义的能力
11.选择关键性的词语句段的能力
12.选择精彩的语言片段的能力
13.评价一般文章语言优劣的能力
14.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语言基本能力
15.理解并运用普通话和规范汉
16.理解并运用常用词语的能力
17.根据语境选用词语的能力
18.根据表达目的选用语体的能 力
19.选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的能力
20.根据表达目的联想相关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