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稿:中国最美丽乡村女教师生活纪实
内容提要:16岁初中毕业后,王梅香成了自己所在村小学唯一的老师,那是一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她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来接手,这个学校也许就要散了。她一个人支撑了这个学校6年。现在,她只有两个学生,原来的教室塌了,她就把自己的家当作教室。她被大家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适值五一佳节之际,我们为关心梅香的网友献上她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和大家一起向梅香一样的乡村教师,致敬!
(我真得很美吗?我不信。)
(我们到山外面去取水,一天一次,也不辛苦。)
(冬天到了,我们准备生火的柴禾。)
(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也就成了一个孩子。)
(学生问我:老师,山那边是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
(我的承诺,我会坚守我的校园和我的学生。)
[故事]网络让我们认识了她
1月26日,“故乡的云”组织了7个网友一起带了点学习用品来了。“这一次,梅香老师和她的两个学生带着我们在山里转了转,拍了一些照片。我们问她能不能把照片发到网上,她说‘让我的照片让那么多人看,不太好’,她在大山里习惯了,不希望见陌生人。”
后来他终于说动了梅香,“故乡的云”以《探访中国最美的深山女老师7把照片发到了水冶论坛。
“故乡的云”没有想到,这些照片会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天涯、凯迪、网易论坛都转载了,网友反应热烈。有的网友回复:“人美心更美”,有的连说“致敬”!
可是,“故乡的云”并不觉得高兴。“我本来只想让我们本地的网友们看一下,不想惹得这么大”。“故乡的云”特别对一些网友的评论比较担心,“有的网友借此批评中国的教育,认为梅香老师的行为是在给河南教育抹黑,还有的网友把梅香老师和王生英老师对比,这会给她很大的压力”。王生英也是林州人,是央视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在贫困山村教书30年。
“梅香老师说,能教着两个孩子,她也觉得幸福”,“故乡的云”说,但现在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预想,我担心会影响梅香老师平静的生活”。
16岁初中毕业后,王梅香成了自己所在村小学唯一的老师,她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接手,这个学校也许就要散了。百泉村是一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行政村,全村有十几个自然村,梅香所在的石门便是其中一个。由于离百泉小学较远,石门便有了一个教学点,而梅香就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她一个人支撑了这个学校6年。现在,她只有两个学生,原来的教室塌了,她就把自己的家当作教室。
随着太行山进行旅游开发,村里人慢慢迁出了大山,而她一直执著地坚守着,6年前接任时有11个学生,从去年起只剩下两个。山里太穷了,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户口迁到了山外,这两年教的都是女孩,因为多数村民认为给女孩子迁户口不值得。
王梅香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听说她长得可漂亮了。”“关键是心肠好。”“在我们那里大家都称呼她‘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王梅香结婚了,丈夫是小学同学,但是她住在娘家,因为这里有她的学生。
她觉得对丈夫不公平,所以说,“如果有人接替,春节后我就离开。”但是,“山里的孩子上学机会来之不易,如果没人接替我的话,我会继续教下去。”
[赞誉]“村里参加人数最多的婚礼”
“梅香今天结婚了。”14日,记者刚到林州市临淇镇百泉村,就听到这个消息。
这个消息让记者有些失望,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想采访这个“为教孩子宁愿不结婚”的乡村女教师。
红色的齐膝大衣,平时散着的齐肩发扎了起来,好看的瓜子脸涂着胭脂,崭新的牛仔裤。这就是王梅香。
乡村婚礼比较简单,没有轿车,也没有花轿,梅香将在亲朋簇拥下向新郎家走去。
梅香家聚满了前来道喜的村民,很多人干脆站在院子里。随着梅香走出家门,不到3米宽的石头路两边挤满了村民。按照习俗,王梅香的父母在村口停了下来,石门村的乡亲也停住了。
“前两天已经来了很多人,都是来看梅香的,你看这些都是送的礼物。”梅香的父亲王白秀指着墙脚堆了半屋子的特产说。
院子外面的10个煤炉上放着装满食物的吊锅,“扑扑”向外冒着热气,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着这场婚礼,90岁的村民王新民说:“活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来这么多人参加的婚礼。”另一位老人说:“是呀,你看有10个吊锅炖菜呢,我见过最多的一次是6个吊锅炖菜。”
[追忆]教室倒塌自家院子作课堂
只有22岁的王梅香为什么在百泉村这么受欢迎呢?
先从她的年龄说起,从16岁开始到现在,22岁的她已教了6年书,并且她是一个人支撑着一个学校。
百泉村是一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行政村,全村有十几个自然村,梅香所在的石门便是其中一个。由于离百泉小学较远,石门便有了一个教学点,而梅香就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
梅香16岁初中毕业后,便在这个教学点教书。虽然该教学点一度连个固定的地址都没有。
最初,学校就是三间破旧的石头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石头连接处的水泥多处脱落,窗户没有玻璃,屋顶部分瓦片破碎。“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会下小雨。”梅香说。
梅香回忆说,因为担心教室随时可能倒塌,她后来就领着孩子到野外上课。
一块黑板,一群孩子,野外上课一遇风雨,只能钻进山洞里,为了学生,梅香最后把学校落在了自己家里。
2005年的一场暴雨过后,原来的破落教室倒塌了,梅香暗暗庆幸当初选择了野外教学。
因为家中住屋实在太小,所以更多时候学校就在梅香家的院子里。下雨时搬进屋里,就在梅香的床上上课。
[动力]为了那束带着露水的野菊花
“其实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坚持就是6年。”梅香说。
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梅香学习成绩特别好,当时的老师李朝阳特别宠爱她,对她也抱着很大的期望。一次上课的时候,李朝阳轻轻地蹲在梅香的课桌前,摸着梅香的头说:“如果有一天老师走了,你愿不愿意做一名老师?”
梅香点了点头。
后来李朝阳老师走了,接任的老师也一个一个走了。
2000年,梅香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她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接手,这个学校也许真的要散了。“我觉得我应该对得起我的承诺。”梅香说。然后,她成了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
随着太行山进行旅游开发,村里人慢慢迁出了大山,而她一直执著地坚守着,6年前接任时有11个学生,从去年起只剩下两个学生。
梅香说,山里太穷了,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户口迁到了山外,这两年教的都是女孩,因为多数村民认为给女孩子迁户口不值得。
说起6年来的苦和甜。梅香说,其实她也曾动摇过:2003年教师节前,梅香儿时伙伴回乡向她讲述了外面的世界,梅香心动了。
然而,当年教师节早上的一束野菊花,让梅香彻底打消了弃教的念头。
当天早上,上课将近一个小时了,3年级的王金丽仍未来,发生了什么事?梅香向王金丽家走去。
在路上,梅香碰到了拿着一束带着露水的野菊花的王金丽。“她把花给我,祝我教师节快乐。”梅香回忆,“那孩子为了找这束野菊花,裤子都湿透了,鞋上沾满了泥巴,早上6时就起床上山了。她说要摘最大、最好看的花给我。”
梅香说,这束野菊花深深打动了她,她暗下决心,只要有一名学生,也得坚持下去。
[爱情]婚后住娘家继续教书
山里面的女孩往往结婚很早,漂亮的梅香更是吸引了远近的小伙子的注意,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但梅香的要求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男方得同意她留在山里教书。”
“现在山里的人都争着往外面跑,谁愿意留在这山里呀?”梅香的老公张云强说:“她之前找不到合适的人再正常不过了。”
张云强是梅香的小学同学,两人经过老支书(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的介绍后,谈起了恋爱。
“我也尝试着想让她放弃这个学校,但是她死活不同意,甚至说出了要放弃也是先放弃我的话。”张云强说。
最终张云强不得不同意梅香的要求,让梅香婚后还回娘家住,继续教书。
[承诺]没人接任我会继续下去
“其实我也想放弃这所学校。”梅香说,“这是我的真心话,如果有人接替,春节后我就离开。”
“你舍得让你的学生翻山越岭去上课吗?”
“孩子越来越少了,我天天住在娘家,这样对云强(指梅香老公张云强)也不太公平。”
“如果你不教的话,这些孩子就可能辍学。”
“是呀,山里的孩子上学机会来之不易,如果没人接替我的话,我会继续教下去。”
梅香到现在还是一个民办教师,当问到她有没有想过要转成公办教师?她说:“转不转公办无所谓,我不是为了待遇才当教师的,只要能教好学生,其他并不重要。”
问起其他的愿望。梅香说:“想去大点儿的城市看看,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林州,并且只去过两次。一些朋友在郑州打工,总说郑州多好多好,希望有机会去看看。”
几块木板组成的小黑板,是梅香重要的教学工具。
太行山的这座院落,是梅香这所学校的教室
虽然生活清苦,梅香依然乐观
手冻肿了,还在露天的教室里辅导学生
送别记者,梅香说:“希望有机会到郑州看看。”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