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给我们语文教师打开了另一扇窗

作者:新丰县第一中学 温艾玲、黄文武  时间:2007/5/7 16:28: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49
      了解《百家讲坛》的观众都知道,2003年是《百家讲坛》最为难熬的一年。尽管请来的都是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大腕级人物,但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却一直在科教频道的末位徘徊,有时甚至接近于零。
  2003年已推出 “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考核机制的央视把收视率的鞭子高举过了《百家讲坛》头顶的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颇有争议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中学文言文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增加文言文篇目的呼声日高,大有让文言文与现代文平分秋色之势,并已反映到新教材中。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在讲台上使出浑身解数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极尽“解惑”之职责,而学生却不领情,认为没有多大意思,难熬!
  《百家讲坛》的收视窘境终于在2006年被改变,当时一些观众忽然发现,在《百家讲坛》上,出现了一位大眼睛短头发的女“讲师”。稍微听了几分钟后发觉:这位年轻的美女教授在采用与常见的学者讲学不太一样的方法讲老祖宗的经典之作——《论语》《庄子》。
  于丹在电视上讲孔子、讲庄子,普及了高雅文化,虽然她遭到了许多批评(主要观点是说她说话不严密,学理上有漏洞),并扬言要她“下课”,但事实上于丹是《百家讲坛》最合适的人选之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焦点访谈》资深主持人敬一丹说:“我之前看过几个版本的《论语》,于丹的版本是最轻松最好看的。”一名高中生在于丹签名售书会上说:“以前我认为孔子的话都是废话,是你(指于丹)让我知道他的话不是废话” 。难怪,《百家讲坛》的“超男”易中天大赞于丹:“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百家讲坛》不是谁去讲都能火的,讲过《论语》的人有很多,古有朱熹等大儒,现代有钱穆等大家,为什么到了于丹,才成为“现象”,广泛影响到各个阶层,受到大众的热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厌恶文言课堂的年轻学子被于丹教授吸引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尽管文言文教学不等同于说史,但于丹的成功之道终归是为我们语文教师打开了另一扇窗。于丹有气贯长虹的口才,她慷慨激昂、势不可挡;她有强实的内功,她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同时她能够把典籍的精髓贴切地运用到现代文化的实践中,她的讲座具有厚重的历史性和创新的前瞻性;她可以撼动人心,她感染人,激励人,她充实了人们的思想,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卸载了人们沉重的思想包袱……这些都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借鉴。
  让我们再来看看庄子,现代大文豪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清代林云铭评《逍遥游》笔法云:“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像《逍遥游》这种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文章,若从创作思路、文章框架、结构手法等传统角度去剖析,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传统教法去教学,可以想象课堂必沉闷无疑,教学效果一定难尽如人意。
  于丹是如何讲精深玄奥的《庄子》?我认为她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在表述上,她不故作高深,深入浅出。是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儿不啰嗦。你说浅吧,我们好懂;要是深奥了,恐怕大众就不容易接受了。
  第二,在定位上,她面向大众,旨在普及经典著作。她给我们的“庄子”,是一个和现代人心相通的邻家老头的形象,这种解读或许不够厚重,但不肤浅,它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灵感受和接受方式。
  第三,她注重挖掘文言文的人文内涵。于丹不用学术考究的方式,而是用“心得式”的方式解读,能更好地还原《庄子》作用于人心的初衷,尤其是对学术圈外的大众来说,这种讲法太好了。一个个小故事的使《庄子》活了。
  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的意义就在把经典通俗化平民化。当然,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照搬于氏讲法,于丹本人也说,在不同的平台上有不同的考量标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但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教学也要上出活力、上出时代气息、上出人文情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然这对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苦练内功,在课堂上采取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较全面的语文素质,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老5 于05-09 14:41发表评论: 第1楼
  • 是啊
    我们自己的文言水平怎么样啊
    高中生说
    《论语是废话
    呵呵,就这样理解《论语》
    敬一丹 读得容易
    呵呵
    经典都是那么容易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