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作者:江西省余江一中 周波松  时间:2007/5/8 7:22:2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8262
      社区和谐呈世美,邻里笃睦遇堂春。和谐,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意境。春风和谐融化坚冰,春雨和谐润物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
  乐构和谐,就要长弘善美。“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一直比较喜欢看CCTV12路一鸣主持的《道德观察》节目,最近播了一期《满城尽飘黄丝带》的节目,我看了以后很受触动。2003年,20岁的陈静和来自江苏南通的丁玉兰一起考进了江苏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同班同学,也是一对几乎形影不离好朋友。2005年3月丁玉兰被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晴天霹雳,给本来就拮据的丁家带来了更大的灾难。陈静得知情况后,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为丁玉兰募得医疗费用20多万元。陈静对丁玉兰说:“如果生命的电池只剩下最后一格电量,我愿意做你的充电器。”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的女孩,为自己好友的病奔波劳苦,结果自己也患上了同样的白血病。倾心救助同学的陈静得了白血病的消息在江苏大学所在的镇江市掀起了“爱心风暴”。名城镇江网、金山网等8家网站在去年12月底同时把“拯救江苏大学白血病患者陈静”的消息放在醒目位置。短短1周内,这则消息引起了数万名网友的关注。
  网友们在镇江市发起了“满城尽飘黄丝带”活动:每位出租车司机捐出一次起步价款7元钱,私家车主们捐出5元至10元,就可以在后视镜上系上一条象征爱心的黄丝带。一时间,系黄丝带在镇江市成为一种时尚。身患重病的她感动了镇江人民,镇江人民同样感动着她,而他们的举动感动了我们。
    陈静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虽然身患重病,可是有那么多的人去关心她,也正是她曾经的举动感动着镇江人民,镇江人民的爱心——“满城尽飘黄丝带”更让我们震撼。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
  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兴趣爱好的差别,有些人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团结互助,甚至一些损人利己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的同志喜欢搞小自由主义,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议论,导致同志与同志之间互相猜疑,引起人与人之间不和睦;甚至有的人把“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爱占便宜;甚至于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的行为”,也或多或少的带到了工作之中,这样不仅可耻,简直可以说是道德的囚犯。胡总书记把“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提出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我们在这个富有感召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同事之间要和谐,要团结友爱互助;构筑一个团结友爱、文明向上的和谐工作环境。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 是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美德。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应该传承这些传统美德,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与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与给我们的使命!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同志们,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让我们用团结互助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和谐,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和谐的环境中幸福地工作。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liheng1222.51.com 于11-26 14:54发表评论: 第4楼
  • 很不错,写的很到位

  • 于12-09 18:22发表评论: 第3楼
  • 说出我们大家的想法
  • 坚持到永远 于02-18 15:37发表评论: 第2楼
  • 文章写的很感人。
  • 147132156 于11-19 21:09发表评论: 第1楼
  •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