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短文写作例谈
作者:湖北兴山一中 李泉 时间:2007/5/25 18:21: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313
一、赏析表达技巧
例1赏析《蜀相》的表达技巧(不少于250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路点拨 赏析表达技巧要从诗人如何抒情、怎样描写和用什么修辞三个方面考虑。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理等;描写主要有衬托、对比、白描、虚实结合等。修辞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反诘、反语等。
答题步骤 (1)总说观点: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2)分说,证明观点:结合具体诗句的阐释例证。(3) 总结:指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特别要强调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首联与颔联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在此诗人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尤其“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的荒凉冷落,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颈联和尾联引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和叙述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的功绩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心。全诗有写景、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关链接 命题形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分析手法常用的术语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对比,侧面描写,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赏析形象
例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简析里正的形象
催租行 范成大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①杂嗔喜,“我亦来营②醉归尔!”床头悭囊③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注释]①文书:农民交租后官府发给的收据。②营:谋求。③悭囊:存钱罐,能放不能取,用时敲破。
思路点拨:分析人物形象,一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即善于联系作者所处的生活背景及其思想,并借此探索出作者描写形象的意义;二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来分析形象特征。
答题步骤:(1)指出是什么形象并概括其具体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描摹特证加以证明(3)揭示作者的情感,指出形象的意义。
参考答案 里正是一个狐假虎威、假公济私、惯于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狗腿子。农民交租之后以官府名义来收租,可见假公济私;“踉跄”而来表现其流里流气,横行乡里;见到收据后转嗔为喜说明他狡诈善变;赖着讨酒描绘他贪婪无耻;农民迫不得已送钱还委婉赔礼道歉从侧面表现他作威作福,蛮不讲理。此诗表现了官府及其爪牙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罪行和农民的痛苦无奈。
相关链接 还有一种鉴赏意境题型。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优美语言再现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特别要注意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赏析语言
例3:请分析下面一首诗的语言特色(150字以内)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思路点拨: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表现出来的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这种语言风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的语言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相关链接 还有一种常见题型。命题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生写作鉴赏短文常见的失误有:一是逐字逐句翻译,或者分析评价失之肤浅,二是不提出鉴赏角度,时而内容,时而手法,时而形象,逻辑不明,思路不清。三是架空原文,只述自己见解。四是分析评价牵强附会,脱离诗词背景作无端的想象或无据的推理归纳。五是花大量笔墨引经据典。
考试中写作鉴赏短文要注意:题干中若无分析角度,则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有什么表达效果”的思路来回答;若有分析角度,按题目要求答。这类短文的结构是:总分总,总分,分总。要注意开门见山,见解突出,结合诗句展开评析。
现场练兵:
1、试就王勃的《咏风》的表达技巧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参考答案: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刻画风,以风喻人,托物言志。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首句写风的生起,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也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风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作者以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的风喻人,借风咏怀,寄托了他追求“风”一样的美德的“青云之志”。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100字以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100字以上)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丝毫不加雕琢,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